口在第8個字的詩句
口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一年年課數千言,口祝心祠挈出門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長安書事
- 常指天外狼,立可口中嚼。 -- 出自唐·蘇拯·獵犬行
- 至今得其傳,心會口難說。 -- 出自宋·李濤·雜詩四首
- 趙孟疵面,田駢天口。 -- 出自唐·李瀚·蒙求
- 身貴心彌下,功多口不言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和歙州陳使君見寄
- 棲鸞才乍展,{左口右七}馭氣方雄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修武鄭主簿糾郡梓潼兼寄王舍人八韻
- 行人揮汗翻成雨,口燥喉干嗌塵土。 -- 出自唐·僧鸞·苦熱行
- 莫嫌衛旌不舉箸,口簡授使多嚴光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寄桃浦諸故知即事(五首)
- 太學三年,京華十口,算來依舊淹留。 -- 出自元·馬需庵·望海潮 寄保下胡仲明
- 我謹切防,恐怕一口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惜黃花·昨朝酒醉
- 相思無奈,煙蘿洞口,立盡黃昏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人月圓 寄 源芝田禪師 北曲聊樂府前集今
- 老猿留坐,白云洞口,紅葉山亭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人月圓 秋日湖上 北曲聊樂府前集今
- 舉步便能欺十圣,口開便要吞三極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滿江紅 授(原作受,據道藏改)記門人
- 玄元食母,還丹入口是良圖。 -- 出自元·林轅·水調歌頭 以上谷神篇卷下
- 冬菁春總甘美,入口寒泉生頰齒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野菜吟
- 古人棄糟粕,見之口流涎;沿習甘剽盜,妄造叢罪愆。 -- 出自清·黃遵憲·雜感
- 翁亦大族,內外百口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陶節婦詩
- 樓煩已納款,天意口威稜。 -- 出自宋·釋惠崇·古塞曲
- 先生晨起坐堂上,口諷大易春秋辭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乙亥冬富春先生以老儒醇師居我東齊濟北張泂
- 吾黨子儀馳赤駒,口赍公惠人人噓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皇佑五年三月乙巳齊大風海水暴上壽光千乘兩
- 將民赤肉致戈戰,口不能言心自苦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平南謠
- 邦人見未嘗,譽之口不容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作南塘記郡守沈持要以詩來謝次韻奉酬
- 豈惟身上衣,渾家口中食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題王履方畫漁樵扇
- 吸露大勝血肉腥,口業既免報漸輕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蚊
- 技癢搔不療,銘坐口還又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次韻陳唐卿縣尉
- 卻愁費吾詩,筆端口方訥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吳疾愈約客游湖上園
- 成篇示叔季,心然口交非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庚戍生日再擬去擬去歲挽歌辭
- 涉世謀多拙,逢人口欲喑。 -- 出自宋·吳錫疇·醉吟
- 曷不身伊尹,空教口晦翁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暮春聯句九首
- 讓天下依從老婆口,凈落得燭影斧聲響嗑叉! -- 出自清·賈鳧西·木皮散人鼓詞
- 殊俗衣冠異,渠魁口眼獰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獻西俘
- 聞來人語多不的,口又藏羞難問娘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烈女死篇
- 沐浴體投地,心觀口娓娓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書周節婦孝感之異(成化丁未)
- 生來相貌似熊虎,口談韜略虬髯張。 -- 出自明·羅洪先·李將軍歌
- 區區一子輿,死以口舌爭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閑居感懷(九首)
- 不復眉炙狂,惟應口談天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寄郭信可時假守忠州
- 坐聞南堰民,籍籍口語嚨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鄉人欲開舊江相勉以詩
- 方斡山海藏,難以口舌爭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桑大夫
- 百年光景電畫水,口腹何須事如許。 -- 出自宋·陳長方·邊公明盡屏葷茹因成古風約叔度良佐周翰同賦
- 錦袍玉雪照天地,口說姓字安南公。 -- 出自宋·鄧牧·漢陽郎官湖
- 危登險陟倦三伏,口呿背浹嗟胡為。 -- 出自宋·丁逢·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
- 便指三為八,徒功口舌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大衍易吟四十首
- 貧賤不遑安,故迫口腹謀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秀亭秋懷十五首
- 金椎勿造次,恐傷口中珠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覽古五首
- 為問葛藤禪律論,口箝舌結更無言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芝田上人子虛二首
- 眾知無是事,避嫌口若鞬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哭肯堂趙公擬老杜八哀體
- 一生夢不識愁臺,口吻悲鳴有底哀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和劉后村梅花百詠
- 充然有得機之外,口不能言心自知。 -- 出自宋·高吉·倦游
- 指目身曾見,談論口但傳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過銅梁縣有感為住半日
- 老去官仍舊,貧來口亦添。 -- 出自宋·侯友彰·示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