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在第4個字的詩句
口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西溪溪口東岡道,楊柳陰陰春欲老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西溪曲
- 膠泥瑣口如折筒,天竅地竅中相通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天車詩
- 桃花弄口小蠻娘,腰身楊柳隨風揚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二月十二日玉山人買百花船泊山塘橋下呼瓊花
- 奪泥燕口,削鐵針頭,刮金佛面細搜求,無中覓有。 -- 出自元·元無名氏·醉太平·奪泥燕口
- 酒邊失口卻成歡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浣溪沙
- 行游金口寺,坐愛玉泉名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玉泉
- 回看皂口日,已照石華潭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江行雜詩(二首)
- 白門渡口逢三月,黃鳥行邊始一聲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初自彭城山行聞鶯
- 新洋江口好停舟,淡月籠煙破暝愁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徐大宗伯同唐張婁三子見餞至新洋江始別
- 鵝肫蕩口好荼綍,朗秀嬌人醉玉姿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同謝水部陳山人游虎丘王進士贈華蕩酒與高家
- 朱生有口亦不塵,千古舊事翻為新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君不見苕川席上戲贈晉陵朱說書
- 紅脂在口香在樓,那能一個到爐頭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十六夜踏燈與璩仲玉王新甫飲于大中橋之西樓
- 桂陽江口望祁陽,疊疊煙云入渺茫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祁陽道中見海棠
- 我時信口答所問,怪我出語多驚人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贈許白云
- 昔為黃口兒,今為烏衣郎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雙燕曲
- 兵書峽口石橫流,怒敵江心萬斛舟。 -- 出自清·王士禎·新灘
- 見君無口,知伊少人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句
- 眾人有口,不說是,即說非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贈持法華經僧
- 吾師有口何所為,蓮經七軸六萬九千字,日日夜夜終復始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贈持法華經僧
- 小雛黃口未有知,青天不解高高飛。 -- 出自唐·莊南杰·樂府雜曲·鼓吹曲辭·黃雀行
- 冰霜谷口晨樵遠,星火爐邊夜坐寒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洛下寓懷
- 知同百口累,曷日辦抽簪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得李滁州書以玉潭莊見托,因書春思,以詩代
- 幾經開口笑,復及看花時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登后湖(一作登凌湖亭)傷春懷京師故舊
- 霞鞍金口騮,豹袖紫貂裘。 -- 出自唐·鄭錫·雜曲歌辭·邯鄲少年行
- 英英洞口云,觸石才一縷。 -- 出自宋·劉述·留題洞巖
- 忽從山口渡流水,始知此溪山北來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過三十六洞
- 只應峽口多山處,不見秋光萬里來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夷陵張仲孚以荊州無山為戲輒書二絕
- 而今薦口難開吻,第愛窮途節可褒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鄭君天常有詩貽楊尉因次韻以贈
- 圣時讒口絕,天令莫乖常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大風
- 有時啟口論時病,往往憤發涕欲潸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吳判官
- 茶傍萬口噪地烈,驚破芽英不得藏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謝通判國博惠建茶
- 提壺有口只喚酒,鳴鴃何心專妒花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庭前梨桃二花方盛為暴風所吹感事成篇
- 諸公交口傳黃絹,蜚詔褒賢定赤車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答程帥高機宜四首
- 鴆心飴口諛圣主,漕石移花鬧南土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楊宰花石網遺石
- 射陽浦口霜耿耿,繁梁埭頭霧冥冥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楊宰食蟹
- 我生身口良易供,志原略與山僧同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云巖曉
- 卑官餬口竟何補,捐棄什百收一毫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贈解禹玉
- 朱勻檀口都無語,酒入圓腮各是香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鷓鴣天·并蒂芙蓉本自雙
- 何如緘口藏長舌,道路如今已厭聞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郴江百詠并序·話石
- 野航渡口帶煙橫。 -- 出自宋·蘇庠·臨江仙·獵獵風蒲初暑過
- 老瞞畏口實,假手待黃祖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送高執中赴文州楒林
- 慣看渡口飛桃葉,細結籬根護木奴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題南寺吟軒
- 女兒浦口晚潮平。 -- 出自宋·徐俯·浣溪沙
- 斜陽浦口歸帆少。 -- 出自宋·徐俯·踏莎行·畫棟風生
- 西興浦口云樹,真個是吾鄉。 -- 出自宋·李光·水調歌頭·晚渡呼舟急
- 暮天江口渡。 -- 出自宋·鑒堂·菩薩蠻·落花叢外風驚鵲
- 瓜洲渡口波聲遠,后夜相思明月中。 -- 出自宋·陳東·與士繇游金山翌日分袂二絕
- 涪江口口歌遺愛,碑版懸知四裔傳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次韻何子應留詩為別
- 青青谷口自披榛,斷取它方寶界新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林仲和筠莊
- 平生絕口向阿堵,能使地上流錢神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寄題向伯恭侍郎企疏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