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在第4個字的詩句
口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烏衣巷口燕來時,楊柳風多纮酒旗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春日寄張祠部
- 天朝交口重聲名,公自翛然物外情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以琴送郡守二首
- 始猶哆口學張籍,俄乃庵面如唐衢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四和
- 十夫眾口能撓鑠,彼讒譖于蜂蠍虐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五和
- 秦時灌口君,髣佛其人歟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孚應祠十二韻
- 傷心百口同臨穴,極目孤城絕捄兵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聞何立可李茂欽訃二首
- 竹溪滿口相稱說,韓慥林間一輩流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贈日者程士熙
- 下牢戍口初相問,無義灘頭剩別離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雜曲歌辭·竹枝
- 人誰無口耳,寧不起欣慕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讀呂居仁舊詩有懷其人作詩寄之
- 我持十口家,不辦一葉船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次折仲古避寇潯州韻
- 武陵源口自碧水,古德山頭多白云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送周仲固寺正提舉湖北茶鹽余建炎己酉歲嘗為
- 官軍渡口戰復戰,賊壘淮壖深又深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雪中陸務觀數來問訊用其韻奉贈
- 琵琶峽口月溪邊,玉乳頭佗憶舊川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送僧中孚南歸
- 奈何食口眾,不比回也獨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將赴洋州書東谷舊隱
- 急沽龍口酒,忙打佛前魚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游閑居院
- 向人問口夸舌在,道義文章吾豈已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員文饒屯田
- 連城眾口惜公去,不問鯢鮐與髫齔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提刑司勛
- 所謂十口者,日繞蝸殼旋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西岡僦居
- 淮頭蜀口幾虺聵,百戰山川入眼來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范漕赴召八絕
- 春風開口吸,明月換肩挑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澄維那訪舊湖山
- 近聞身口渾無累,槲葉黃菁繞宅栽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黃居士山房
- 今年京口月,猶得杖藜看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中秋看月有感
- 華陽洞口片云飛,細雨濛濛欲濕衣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題茅山華陽洞
- 因從京口渡,使報邵陵王。 -- 出自唐·丁仙芝·江南曲
- 焉能拱口手,端坐鬢紛紛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桃源洞口來否,絳節霓旌久留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六言三首
- 應吹夏口檣竿折,定蹙湓城浪花咽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江上風
- 錢塘渡口無錢納,已失西興兩信潮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錢塘渡口
- 只言眾口鑠千金,誰信獨愁銷片玉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效古興
- 耒陽江口春山綠,慟哭應尋杜甫墳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送田(一作沈)光
- 有家數口寄伊川,孤宦東西二十年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聞陳贄郎中下世
- 常思武口與樊山,南北相望一水間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句
- 耒陽郴口今吾在,誰與誅茅屋數椽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和答還卷
- 生憎利口喃喃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武·清平樂·黃梅雨住
- 潮生浦口云,潮落津頭樹。 -- 出自宋·康與之·卜算子·潮生浦口云
- 欣忻笑口向西風,噴出元珠顆顆同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花椒
- 極知人口無正味,苦談甘酸各務美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行夫寄黃山榧子有詩因同來韻
- 雖無適口味,暖益功稀比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園蔬十詠·苦益
- 莫厭笑口頻開,少年行樂事,轉頭胡越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念奴嬌·平湖閣上
- 烏衣巷口青蕪路,認依稀、王謝舊鄰里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鶯啼序 重過金陵
- 西興渡口亂啼鴉,錦纜牽江目力賒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唐律寄呈父鳳山提舉十首
- 黃洲渡口,赤壁磯頭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黃州江下
- 絳跗檀口映冰肌,踏雪來看帶雪枝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追和東坡梅花十絕
- 其間開口笑,一月僅四五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怡顏堂
- 采菱渡口日將沉,飛鴻樓上人空立。 -- 出自宋·姚寬·踏莎行·蘋頁煙深
- 扁舟渡口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瑞鶴仙·記河梁折柳
- 西風渡口蓮堪束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杏花天·當時眾里聞新曲
- 到頭甜口,是人都要園熟。 -- 出自宋·鄭域·念奴嬌·素肌瑩凈
- 大家開口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點絳唇·人道長生
- 闔閭浦口路依微,笠澤汀邊白板扉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寄盧士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