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在第4個字的詩句
口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巧{嗟口換王}紅象珥,闊制紫云襦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詠赪桐花
- 西村渡口斜陽里,渺渺煙波綠拍堤。 -- 出自宋·宋高宗·題馬遠畫冊五首
- 閒來洞口訪劉君,緩步輕抬玉線裙。 -- 出自宋·宋高宗·題馬遠畫冊五首
- 閒來洞口訪劉君,緩步輕抬玉線裙。 -- 出自宋·宋光宗·題張萱游行士女圖
- 鱷魚張口奪靈齒,含射人毒如矢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公無渡河·九龍爭珠戰淵底
- 嗟嗟直口不可鉗,誰當一探龍頷髯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首夏即事與丘與權同韻作
- 行吟沌口三家市,笑作天涯萬里人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出沌復見江山和斗南
- 論攢眾口每如此,近日始讀閱古詩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寄山臞滕主簿
- 笑談谷口終當隱,出處胸中要熟籌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贈青陽士友
- 錦心繡口絕鉛華,白氈銅瓶古梵家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贈棲賢僧二首
- 歸來滿口說江湖,不學平生論感激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石澗
- 乍行山口疑洞天,窮深一上翻平田。 -- 出自宋·鮮于侁·題靈巖
- 便辭京口去,覓取近詩開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借林可山韻餞蘿屋僧
- 口秋留口貌,口會集褒衣。 -- 出自宋·許給·題南山刻石詩
- 豈有鳳口,而和梟聲。 -- 出自宋·薛澄·效朱公叔絕交詩
- 錦心繡口垂金薤,月露天漿貯玉杯。 -- 出自宋·楊長孺·和曾無疑
- 興來沖口都成句,眼去游山不動塵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偶成
- 楓江渡口草凄凄,桃浦橋邊夕照低。 -- 出自宋·楊再十一·書感
- 何時谷口歸耕去,種得黃粱飽即休。 -- 出自宋·葉槐·木寂院
- 西興浦口天連水,滿眼長安紫翠濃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點檢朝陵內人頓遞至西興道中紀事
- 放言京口少備者,曷若舉兵由潤州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歌兩淮
- 巧于利口,佞辭河決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贈韓拙堂
- 昔逢利口擠之死,今伴蒼髯凜若生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和令君歲寒亭韻
- 便回溪口風尤急,欲到山頭月已東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簡唐英同年四首
- 濤喧灘口波翻雪,云斷山腰氣吐虹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趙周錫制干峽中韻四首
- 公看養口體,怪此軀干削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蘇公內翰柏石圖
- 旨哉悅口眾所嗜,豈聞來去分招麾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和李左藏荔支
- 毗陵萬口皆歸重,道義相與吾何嫌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謝毗陵使君惠畫
- 窗看渡口隨湖月,樓聽云門度嶺鐘。 -- 出自宋·曾會·題法華山天衣寺
- 洲圍淮口江形狹。 -- 出自宋·張環·句
- 平時谷口馳聲名,只今朝市心如水。 -- 出自宋·張祈·吏隱堂為鄭參議題
- 梓潼江口涪江上,深僻還如樗杜村。 -- 出自宋·張士遜·寄唐山人
- 騷豪矢口便成詩,全異推敲煉句遲。 -- 出自宋·張煒·學吟
- 煙迷浦口人跳稀,老松瘦竹橫斜暉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孃·秋江辭
- 褒斜谷口臥龍翁,遍圓身世戒身同。 -- 出自宋·張載·八翁十首
- 白龍洞口白龍臺,一俯南天眼豁開。 -- 出自宋·張自明·白龍洞
- 夜來谷口東風過,只恐逢人間子真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范·春日田園雜興
- 相逢開口笑,無怨亦無德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和李梅南見寄十四韻
- 虛明洞口千年久,澄澈流來一溜通。 -- 出自宋·趙夔·詩一首
- 小園路口安柴戶,日日山翁手自開。 -- 出自宋·趙汝績·南坡
- 朝呷一口水,暮破千重關。 -- 出自宋·鄭起·飲馬長城窟
- 荊江江口望漫漫,一白無邊夕照寒。 -- 出自宋·鄭起·荊江口望見君山
- 丹書鳳口下九霄,捧詔治行何烜赫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送杜靖國知連州
- 云門山口云徘徊,居士道與山崔嵬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贈云門居士
- 小人腴口腹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觀孔義甫與謝致仕詩有感
- 簧絲在口舌,巧令工迎湊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謝曹公
- 嘲{左口右哲}巫言罷,寒云又慘然。 -- 出自宋·周端朝·黃田禹廟
- 卻從谷口問歸樵。 -- 出自宋·周良臣·句
- 不驅丁口不攫金,只取餱糧事儲偫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中原民謠·任契丹
- 連年增口數,再世種人田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過田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