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在第4個字的詩句
口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閑聽谷口懸雷瀑,細數山南破墨峰。 -- 出自明·袁中道·病中漫興八首
- 伯先京口夸醇酒,孟俠龍眠有老親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存歿六絕句
- 泖灣之口有大橘,一樹盤盤蔭門楣,里鄰呼為橘洲眾所知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橘洲行
- 秋霜溪口樹,春水渡頭船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次鐘君來韻
- 我昔京口居,屢為南山游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次韻王產昭昆仲題京口新居
- 車箱峽口澗谷長,旄頭倒掛回穹蒼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敬用無咎學士年兄長韻上呈子方太仆
- 桃源洞口武陵人,跳出紅塵二十春。 -- 出自宋·曹道沖·題謝先生白云庵
- 幾經峽口江水夜,往看峨眉山月秋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次韻杜主簿
- 泉聲谷口靜,月色竹陰長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疊韻春日雜興五首
- 黃竹弄口雨初晴,靈溪渡頭水漸生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舊愛靈溪渡風物之美歸途由浙而江即目成詠
- 艱虞開口笑,邂逅倒衣迎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和陳別魁元吉
- 祥光洞口仙題在,讀罷令人悟昨非。 -- 出自宋·陳律·游洞霄山
- 寒冰入口侵牙頰,甘露沾腸逐病疴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飲井
- 蟠桃入口那能基比密,湛溪不抵酒滴真珠槽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荷湖行為趙忠州壽
- 骨橫虎口孰當雄,處士臨壇風自從。 -- 出自宋·陳洵直·馴虎巖
- 水從洞口瀉玻瓈,松檜林中日影低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十丈洞
- 逐人求口食,咿啞小兒聲。 -- 出自宋·陳宗遠·異獸
- 安用泥口耳,紛紛爭異名。 -- 出自宋·陳宗遠·有感
- 臣家京口東,門前大江碧。 -- 出自宋·崔璆·今日一何好
- 禮義適口即為味,牛心菊苗皆可膾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余既題畬齋有聞紙田之說而笑者復作長篇
- 桃源洞口一披拂,花胎柳骨含天和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春風行為判府韓郎中壽
- 逢歡開口笑,遇醉倒頭眠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春夜次韻答肯堂兄
- 無何讒口亂白黑,至欲疏遠空藩墻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遂茶使趙伯川赴闕
- 向人開口便言閒,每一題詩便說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漫興九首
- 三叉路口人心異,百尺樓頭客眼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病后夏初雜書近況十首
- 黃虀余口味,白豆驗心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不寐十首
- 一旦坐口語,老瞞不見容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擬詠貧士七首
- 難開笑口憶小杜,今歲江湖雁未飛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重陽后絕句五首
- 三叉路口駐車輪,莫訝知津更問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休寧趙氏云屋省心翠侍問道亭有有堂五首
- 三叉路口人,左右惑憂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范景文鶯字早字二首
- 深箝笑口似難開,頓喜詩仙載酒來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九月八日賓旸攜酒西齋晚登秀亭次前韻
- 懶能爭口腹,差覺負兒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得存心書訴貧
- 扶胥灣口鐵山頭,汗漫空為萬里游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丁酉元日年七十一
- 手之而口之,五夜孤燈坐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方童子
- 茍焉糊口棲此身,元來亦是知書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刊印朱才俊
- 昨日湖口西,欲渡不得渡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泥行嘆
- 今日湖口東,一步成十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泥行嘆
- 始從武口入武川,然后相賀性命完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常德教趙君
- 眼前黃口兒,曲踴詫壯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釋臨邛記方物戲作
- 自來京口足清游,天下聞名只此樓。 -- 出自宋·傅夢得·多景樓
- 其馀肆口言,心真自一貫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讀楞嚴經
- 西江一口盡可吸,云夢八九何勞吞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送一上人還滁州瑯琊山
- 交鋒一口停三日,大鬭須還隔一旬。 -- 出自宋·賈似道·總言三首
- 清明汴口開,一葉東南奔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僧靈辯南歸
- 棲真洞口云初合,大滌峰頭日末西。 -- 出自宋·孔元忠·回憩翠蛟亭
- 愧負營口腹,馳驅違本性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釣臺
- 方當事口腹,坐與巨觥對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謝王敦玉惠雙兔
- 昔為谷口鄭,今是竹林阮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面山堂
- 忽然開口向時人,機士笑驚多脫頰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依韻答胡直孺
- 幾傷讒口方離國,欲悟君心豈愛身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屈原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