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在第4個字的詩句
口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一春滕口說底事,徒爾貽笑諸羽衣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百舌
- 欲從虎口奪狗還,老嫗抱孫逢虎怒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大樹村劉氏少婦打虎行
- 水蓮巷口夕陽斜,細雨東風濕杏花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過文長故業作
- 白河入口石塘城,上流元自古開平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夜上石塘嶺關
- 狂言在口終羞說:以此微紅獻國家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削土豆傷手
- 平窺京口樹,斜落海門天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歲晚餞客南亭二首
- 冰消牛口渡,山綠虎牢天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代書寄奉寧樞密直諫議學士
- 多年鷄口慚爭食,自古駑筋愛舉肥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求志
- 一人奉口復,百姓竭膏油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汴渠
- 豐神春口柳,意氣雨天虹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用韻為十九弟壽
- 宣皇開口嫌俗儒,要知不是憎詩書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宣帝
- 去年胃口辭瓜果,今歲牙車怯稻梁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病牙
- 三坑路口一回首,石壁蒼林千萬重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出三坑口望松陽一首
- 長安堰口長安閘,一度經行一斷魂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晦日出長安閘
- 山蓮京口去,江自錦官來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清涼寺
- 森森苦口難追俗,脈脈甘津恐后時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新茶
- 江從樊口轉,山自武昌連。 -- 出自宋·潘大臨·江間作
- 人爭漢口渡,日落陽臺坂。 -- 出自宋·潘大臨·登大別眺望
- 住依溪口破殘村,身伴漁樵不見尋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即事
- 蒼茫山口月西沈,瀟灑新秋院落深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山中早秋
- 家依溪口破殘村,身伴渡頭零落云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山村
- 莫嫌眾口亂如沸,當見三耳生其顏。 -- 出自宋·朱槔·徐彥猷以仇池詩句為韻作詩十四章見示答之
- 布袋無口,拄杖無枝,靠定這個,有甚了期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布袋贊
- 憶買京口船,飄飄適荊楚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秋雨未已客懷不佳夜誦少陵遣興詩至生涯能幾
- 筆端有口古睞稀,妙悟奚煩用力追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誠齋以南海朝天兩集詩見惠因書卷末
- 潮生海口微茫白,麥秀淮南迤邐青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多景樓晚望
- 華陽洞口笑相逢,三風自奏鈞天樂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速陳李二居士還茅山
- 胡可狥口腹,有若囊無底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再韻為鱭鱠虎臠解嘲
- 華陽洞口鍊丹臺,仙客遺基在草萊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送丁道士住洞陽
- 華陽洞口玉糝羊,世人傅得神人芳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玉糝羊歌
- 雪團入口桂椒香,能令老者壽而康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玉糝羊歌
- 我猶京口客,君已日邊人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送同官葉榷院造朝二首
- 有進開口邈豪杰,有時瞑目嬰兒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三十一歲吟
- 金華洞口羊驚起,石佛山頭鹿伴行。 -- 出自宋·葛起耕·雨中夢故山
- 人間笑口信難開,十事常嗟九不諧。 -- 出自宋·羅與之·被酒
- 白云谷口橫遮斷,萬事山中總不知。 -- 出自宋·吳錫疇·山中雜言
- 有客京口號竹坡,蒼然碧玉橫清波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送韓仲文歸京口
- 依依谷口斜陽在,已覺熏風濕杖藤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游九鎖山·棲真洞
- 下見渡口人,擾擾蜂蟻喧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紀行十首 金川門
- 馬頭津口足風波,歲晏遙乘一傳過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揚州道中
- 子真谷口今成趣,不為紅塵枉白頭。 -- 出自宋·艾可叔·浮梁金鰲山
- 躬耕谷口云應滿,何處堪尋鄭子真。 -- 出自宋·艾可翁·次韻徐君載見寄
- 千帆渡口低鵬翼,海闊風微不敢翔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長蘆五絕句
- 西林路口嗟輕別,善護青云萬里身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君表自西林還城中以詩二首為別
- 豈徒實口腹,且以理荒宴。 -- 出自明·王守仁·謫居糧絕請學于農將田南山永言寄懷
- 維舟谷口傍煙霏,共說前岡石徑微。 -- 出自明·王守仁·九華山下夜泊
- 神仙洞口一經過,丹砂卻上綠蘿衣。 -- 出自明·張時徹·天池寺
- 里中戶口半流移,沙田草沒無人犁。 -- 出自明·張時徹·新城謠
- 芙蓉劍口星文亂,霹靂車前殺氣橫。 -- 出自明·吳國倫·庚戌秋紀事三首
- 朅來湯口意欣欣,卅六奇峰想出群。 -- 出自·黃賓虹·湯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