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在第2個字的詩句
口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檀口乍開龍麝噴,非常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南鄉(xiāng)子·欄檻對幽堂
- 洞口仙翁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浪淘沙·修竹間青松
- 口口相違化不回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蘇幕遮 依托呂洞賓,見董真人遇仙記
- 心口自尋思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昭君怨·坐后談禪說道
- 口口口口口口口,一業(yè)浮動戲蘭芽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詠蝶
- 開口笑時真似品,直身眠處恰如川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嘲林叔茂私挈楚娘
- 岸口出近郭,野徑通平田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與二弟過溪至廣教蘭若
- 子口有仁義,子腹有書詩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重送楊明叔
- 貫口信潮千里至,平沙落日一時紅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王介甫兄弟舟次蕪江懷寄吳正仲
- 噤口不正言,唯能辨冬春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讀司馬季主傳贈何山人
- 山口風(fēng)偏急,磯頭水似煎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過褐山磯值風(fēng)
- 渡口復(fù)夕興,區(qū)中無與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瓜洲對雪欲再游金山寺家人以風(fēng)波相止
- 谷口長松葉老瘦,澗畔古樹身枯高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觀楊之美盤車圖
- 張口不能言,翕翕兩翅披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永叔
- 洞口水石淺,潺潺瀉綠蒲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滕公游穿山洞
- 江口泊來久,菰蒲長舊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離蕪湖至觀頭橋
- 開口必典車,省腹唯空腔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自和送詩寄潘歛州
- 渡口飲牛歸,村壚夕陽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潁水費公渡觀飲牛人
- 京口浪花迎棹白,海門山色入樓寒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牛學(xué)士知潤州
- 信口亦吟哦,放心無適莫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酬種放徵君一百韻
- 放口忤無須,何門求造膝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五哀詩故國子博士部公
- 十口寄淮泗,一身來輦轂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朱九齡
- 開口笑多無若我,同心言少更為誰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首尾吟
- 尚口乃窮非我事,堯夫非是愛吟詩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首尾吟
- 土口風(fēng)大行,云罅日微漏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秋懷三十六首
- 出口無善言,行身無善珞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又五首
- 爽口物多須作疾,快心事過必為殃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仁者吟
- 人口各有舌,言語不能吐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大寒吟
- 爽口之物少茹,爽心之行少慮,爽意之言少語,爽身之事少做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爽口吟
- 谷口鄭真焉敢望,壽陵馀子若為謀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歲暮自貽
- 檀口星眸,艷如桃李情柔惠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點絳唇·檀口星眸
- 開口且復(fù)歡,是事置勿推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建除體二首答黃魯直教授
- 湖口西江外,廬山已目前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憶廬山示無斁弟
- 巨口細(xì)鱗初出綱,{左魚右辟}皮玳瑁乃斑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曲江漁者得鱖魚棄之目為師婆魚
- 萬口一詞期第一,擢之第三眾不懌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寄張子公
- 此口忘疏遠(yuǎn),明公實見存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寄符正民
- 眾口不成虎,諸公更薦賢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送楊侍禁寄頻黃二公二首
- 口待一飽,歸臥神其安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龍?zhí)?/a>
- 赤口白舌,從今消滅,諸余可意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醉蓬萊·見浴蘭才罷
- 檀口未歌先慍淚,柳眉將斂半凝羞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瑞鷓鴣
- 甽口漲新浮白膩,禾頭濯秀濕青油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張子開喜雨
- 萬口何異辭,三年如一日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送陳孔晨錄鄞學(xué)任滿西歸
- 緘口已生愁里棘,共鐙空結(jié)夢中花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謝童志道書
- 雞口人情,羊腸世路,各自爭頭角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酹江月
- 赤口白舌,何以寫心。 -- 出自當(dāng)代·錢鐘書·四言
- 吃口倦談?wù)婕拍茣苁孪惭荨? -- 出自宋·宋祁·天臺梵才師長吉在都數(shù)以詩筆見授因答以轉(zhuǎn)句
- 燕口將泥重,蜂脾抱蜜喧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旬沐二首
- 豺口祭馀開獵禁,豚蹄祝罷得逢年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邑外晚景
- 谷口輸誰隱,周南愧自留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得故人楊備書
- 谷口田應(yīng)廢,鄉(xiāng)山草又春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長安書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