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在第2個字的詩句
口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有口不餐世上味,頗黎琢盌盛珠觀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寄山臞滕主簿
- 洞口林亭三四曲,洞中日月幾千年。 -- 出自宋·王大受·游水樂洞
- 滅口葬魚腹,此心天地知。 -- 出自宋·王端朝·金瀨吊貞女
- 忌口年來積漸除,君王方信是真儒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送晦翁十首
- 絕口不談當世務,對天惟有格君心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讀文公壬子聞雷詩
- 開口劍鋒初論事,歸休弱羽已傷弓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哭宋文淵
- 洞口桃花莫相笑,劉郎猶是少年人。 -- 出自宋·吳棟·重游道巖
- 洞口遙聞漱玉聲,時有飄英點溪碧。 -- 出自宋·吳師正·劉阮洞
- 谷口亦何人,才德俱富邵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殿廷初考壙同舍約共賦詩
- 呀口日反大,洪波誰敢窺。 -- 出自宋·謝景初·粵俗
- 谷口躬耕時未久,京師何事忽爭傳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鄭子真
- 守口未能終死舌,如何忘卻刺錐時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賀若弼
- 愛口特種根身立,去后先來作主翁。 -- 出自宋·徐天錫·八識詩
- 風口巖根竹,泉滋石□□。 -- 出自宋·許給·題南山刻石詩
- 井口依山缺,更無沙礫渾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題山中井泉
- 信口道來俱妙妙,教人尋訪幾枝梅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偶成
- 虛口徐行上短廊,拂檐巾角觸山光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和胡鼓院郊臺致齋即事
- 萬口競夸方士靈,彼亦自謂吾符神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祈雨
- 過口此舟方屬汝,行人何用較錐刀。 -- 出自宋·宇文紹節·句
- 萬口均一詞,共祝柱石臣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王丞相生辰
- 洞口只今無處覓,唯馀碧水繞青榕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題石榴洞
- 汭口真蕭鎮,錢倉豈舊爐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由上饒之貴溪舟中書事
- 眾口咽矣遍地恩,柔則之馀六四坤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挽喻夫人
- 洞口云騰紫羃羃,洞外草茁未英英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瑞芝
- 萬口如一詞,是曰得所師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李兼濟分教江陰
- 眾口雖難美,饑腸本易為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淮白
- 利口宜深戒,違顏愿力爭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文帝登虎圈問尉禽獸簿不能對虎圈嗇夫對甚悉
- 渡口驚新雨,夜來生白蘋。 -- 出自宋·曾致堯·東林寺
- 瀧口波自平,滄洲分兩溪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出七里瀧口望桐廬縣
- 妾口縱能言,妾足安能履。 -- 出自宋·張登辰·赭衣舂
- 洞口鮫綃薄,山心玉蕊浮。 -- 出自宋·張國衡·水簾洞
- 入口小辛美且清,薦酒百盞壺更傾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聞彥執熙仲有辣螺詩聊復有作
- 洞口巖高著數椽,湫靈聽法護金仙。 -- 出自宋·張埏·龍隱巖
- 洞口有桃處,江村欲雪天。 -- 出自宋·張庭薦·紀游
- 開口論今古,起坐皆禮儀。 -- 出自明·張掞·贈蕭溪耕者
- 洞口商人婦,時時送夜歌。 -- 出自宋·張子龍·客居嶺南
- 洞口碧畦長種玉,壇邊古篆欲生金。 -- 出自宋·章得象·桐柏崇道觀
- 峽口蒼蒼放水時,乾風吹落面前詩。 -- 出自宋·趙汝談·洞霄觀水
- 沿口愁迷去路,樽前聊與話從容。 -- 出自宋·趙鎮·臨安還游金龍洞志感
- 利口銳戈矛,危機峻臨衛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謝曹公
- 胥口沈珠唐相事,會稽懷綬漢臣歸。 -- 出自宋·周直孺·送程給事知越州
- 閉口桐魚勿復論,數間老屋枕云根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和顏長官百詠·空門
- 北口七十二,居庸第一關。 -- 出自元·周伯琦·九月一日還自上京途中紀事
- 開口瀾翻說劉項,抵掌縱橫論遷固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送高元善太守赴任杭州
- 谷口知何似? -- 出自元·楊奐·得邳大用書復寄
- 十口長為旅,三年屢卜鄰。 -- 出自元·雅琥·上執政四十韻
- 金口水流終到海,玉泉云起又隨龍。 -- 出自元·陳秀民·漷州望古北居庸諸山
- 峽口弄舟人,家在云歸處。 -- 出自明·唵囕香公·閑云
- 開口據上坐,大聲論興亡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贈張翁茂仁二丈
- 黃口天教與擅場,白頭自嘆曾入室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贈徐君圖按曲圖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