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口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岳州西祠從古有,控帶洞庭湖之口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祠二廟之明日未得順風呈同行
- 水分山斷意無窮,目送飛鴻渡江口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題安城彭學士山水圖
- 酒香入腦頭欲旋,罵聲漸低涎落口。 -- 出自宋·陳古遇·莫飲酒
- 洪崖道上逢老友,手舉無何指翁口,翁已辟谷安事酒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御風行送武夷道人謝疊山
- 嗅香嚼蕊當甘旨,翁說怡然如適口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癸未老人生旦
- 書生身業值無年,翰墨千囷不充口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東門行二首
- 父母夫妻子婦孫,一奴一婢成九口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田父吟
- 況如韓子生之辰,牛奮其角箕張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記游自次前韻
- 暫茲袖公補天手,誰能箝我談天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與孟能靜飲聯句復和三首
- 莫欺左持蟹螯手,莫笑涎流曲車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與孟能靜飲聯句復和三首
- 仇仙笑指皋亭山,橫塞武林當水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三月二十日張君輗約飲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為
- 蝤蛑蝦蟹玳瑁螺,芭蕉豆蔻皆可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為張都目益題爪哇王后將相圖
- 一日之樂三日病,寧負衰軀護饞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記三月十日西湖之游呂留卿主人孟君復方萬里
- 攀援龍鱗萬萬手,咳唾驪珠萬萬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丘子正以能書入都并呈徐容齋閻靖軒盧道集
- 人生一刻快意難,何幸有酒澆此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遇李尊師
- 嗣宗痛飲是吾師,萬事否臧勿掛口。 -- 出自宋·方翥·除夜寄謙之
- 朝廷多事正求言,自負應云舌在口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杜安行東上
- 錦城之東山培塿,突起伽藍壓山口。 -- 出自宋·何耕·普通山距府東十數里青州禪師洪果道場也自龍
- 從來膏粱鄙世胄,豈知牛后與雞口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次韻劉端禮兼簡王民瞻郭進道
- 賢哉令尹出名胄,百里歌謠不容口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次韻端禮謝郭宰載酒相訪之什
- 巨榜清曉揭宮墻,名姓喧傳天下口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答李師載
- 男兒性命絕可憐,萬事填臆難出口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答李師載
- 御史在前執法后,先生飲酒不濡口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書飲客言
- 道路盡歌賢太守,祈頌萬人同一口。 -- 出自宋·李季可·臨江太守生日
- 饑民日{聱耳換口}{聱耳換口},光光潰堤水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上帥漕閔雨十首
- 百粵封疆桂嶺崇,□□□□□□口。 -- 出自宋·饒奭·送向綜通判桂州
- 兔推明月上千峰,引得寒山開笑口。 -- 出自宋·釋從瑾·頌古三十八首
- 禮拜燒香一線通,從教笑破衲僧口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沖·偈頌五十一首
- 和身臥倒西湖邊,一浪來時吞一口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濟·詩一首
- 諸人三十年后眼開,莫道南山有口無舌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傾一百三十三首
- 南山不惜兩莖眉,玉筯空將撐虎口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傾一百三十三首
- 貍奴白牯卻知有,寒拾相逢開笑口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梵音妙音海潮音,祗這而今誰動口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圓通大士贊
- 渾身糜爛轉聲香,那個禪和不開口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餛鈍
- 性禪沒興遭逢,切忌望空呵{左口右屢}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性·自贊
- 壞佗臨濟一生禪,啞卻盤山三昧口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普化和尚贊
- 洪波浩渺浪滔天,拈得鼻孔失卻口。 -- 出自宋·釋彌光·偈五首
- 翻笑肋尊者,肋不至席不唧{左口右留}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燒香禮拜誰,唵摩尼達哩吽{左口右發}吒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七十六首
- 濟北瞎驢退三步,跛腳云門大張口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送訥堂和尚住秀之天寧
- 裂破古今沒窠臼,當機大闡血盆口。 -- 出自宋·釋師體·頌古二十九首
- 斷頭船子下南康,彷佛天明到湖口。 -- 出自宋·釋文準·偈十二首
- 虛空背上白毛生,拈得鼻孔失卻口。 -- 出自宋·釋咸杰·偈公六十五首
- 終朝皮{氂上換彭}街頭走,有口何曾誦法華。 -- 出自宋·釋云·頌古八首
- 收拾幾成三萬緡,尚自不能供眾口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動弦別曲孰知音,舒腸瀝膽渠開口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十方界聊現半身,三世佛不消一口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忽有人問鄮山,只向他道,風門海口,當風抵浪,也須是個人始得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偈頌二十四首
- 忽然突出拄杖頭,拋對雪峰大張口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頌一百則
- 空劫自己無依守,佛祖從來難啟口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淳·自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