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在第1個(gè)字的詩句
口在第一個(gè)字的詩句
- 口誦羅詩若翻水,他詩歷歷俱能言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贈(zèng)范緯文秀才
- 口住山間省前夢(mèng),而今不似洛陽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張良臣·留云門山中
- 口腹定繇勤力許,衣裘寧怕大寒加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田家即事
- 口雖絕雌黃,眼顧分青白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呈游子明二首
- 口中吐佛子,腰間出神仙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放歌行
- 口靜神充,雙眼胡僧碧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喜遷鶯·少年意氣
- 口道先生易,躬行君子難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史致政挽詩
- 口為禍之穽,異者同之分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絕省人事觸緒有感吒之諷吟
- 口里巴巴緣十地,眼中盼盼是諸天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再用出郊韻似延慶老三首
- 口誦百中經(jīng),手運(yùn)周天數(shù)。 -- 出自宋·翁合·卜算子·口誦百中經(jīng)
- 口語甘時(shí)心獨(dú)異,中邊甜處味方宜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無題三首
- 口談禍福句句驗(yàn),人謂先生真鬼靈。 -- 出自宋·何夢(mèng)桂·贈(zèng)方云卿地理
- 口不及人惡,撫字若弗遑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七愛詩贈(zèng)程鄉(xiāng)令趙君·漢密令卓茂
- 口似汝陽狂見曲,頭疑季子困懸繩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坐睡
- 口銜海山石,意欲無滄溟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精衛(wèi)行
- 口口說廟靈,祭賽紛強(qiáng)頑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贈(zèng)接泥渡下李巡檢
- 口耳不到方是妙,言動(dòng)可擬皆非真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偶題
- 口口相傳不記文,須得靈根骨髓堅(jiān)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敲爻歌
- 口對(duì)口,竅對(duì)竅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三字訣
- 口傳金母信,酒為麻姑送。 -- 出自宋·高伯達(dá)·千秋歲·影搖波動(dòng)
- 口稱貧道,有錢放債。 -- 出自唐·李翱·斷僧通狀
- 口不談古今,枵然瓠壺腹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生朝無以自慰作留貧薦一杯
- 口談世事懶揖客,劫回老眼瞻飛鴻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徐尉移簿巴陵并簡(jiǎn)鄧器先汪兼善
- 口里雖譚周孔文,懷中不舍孫吳略。 -- 出自唐·李渤·喜弟淑再至為長歌
- 口漱芳亭下小方塘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太常引 至正辛未春,環(huán)樞堂海棠開,偕馮公
- 口心相語。 -- 出自元·馬熙·摸魚子·買陂塘旋栽楊柳
- 口不雌黃,眼無青白,鳧鶴從教自短長。 -- 出自元·謝應(yīng)芳·沁園春 寄昆山友人并自述
- 口體將何充??|。 -- 出自元·梵琦·漁家傲·聽說娑婆無量苦
- 口中錢被牧童*。 -- 出自元·山主·臨江仙·因向山前墳畔過
- 口長生,五彩從前簇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卜算子·靜青黃燭
- 口中校祖葉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如夢(mèng)令 贈(zèng)僧子哲
- 口賁赤氣,身掛朱裳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行香子·四鼓才平
- 口銜泥土沙滿眼,堪向此中凋謝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摸魚兒·嘆骷髏
- 口印金科,心傳玉訣,舊業(yè)除消誠未遲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泌園春
- 口應(yīng)更聲隨,只是要、寸靈無病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驀山溪·紅蓮池畔
- 口過刪刪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行香子 贈(zèng)不語王哥
- 口吐祥云化玉霓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長思仙
- 口急虛脾廝*,斗無明、馳騁奇乖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聲聲慢·忙郎癡*
- 口不能言猶可詠,那堪解語肯心灰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藕花
- 口占南北曲,即席付歌兒。 -- 出自明·李開先·歸休家居病起蒙諸友邀入詞社
- 口脂潤逐銀罌賜,面藥香隨鈿合開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和宋太玄臘日
- 口噤無言語,股{左木右栗}衣疏葛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苦寒行
- 口糧開除但乞丐,終日哀鳴行路傍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病阿速(阿速,蒙古別號(hào)也)
- 口常說隱淪,身復(fù)戀溫飽。 -- 出自明·李流芳·南歸詩十八首
- 口中淡出鳥來無? -- 出自·聶紺弩·畫報(bào)社魚酒之會(huì)贈(zèng)張作良
- 口中白字捎三二,頭上黃毛辮一雙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女乘務(wù)員
- 口腹徒自豐,骨肉如行路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送希昱上人永嘉覲親
- 口但知肉味,石復(fù)從總御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兵器
- 口吟一字三太息,眼淚迸作黃流傾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舟中閣親舊書
- 口如布谷本無語,身似虛空何所還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心老得法天柱修靜能道黃龍會(huì)中諸耆舊及他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