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在第1個字的詩句
口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口訣金身長丈六,二十八宿會圣賢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七寶玲瓏 繼重陽韻
- 口解清談心未悟,不覺輪回來到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無俗念 論性
- 口存心想。 -- 出自魏晉·盧諶·贈劉琨詩二十首 五
- 口不可妄開,亦不可默然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口吧吧地說盡萬千,究竟不知有這一解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維摩贊
- 口爽於滋味,深思命本根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口稱千歲少年顏,不是天人即地仙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口與腰初強,心隨舌漸柔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至廣得弟幼能書報卜筑江皋二首
- 口傳心授門人誰,劉叉皇甫湜張籍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別石首尉胡廷直
- 口與身為沒齒讎,心因腹作終日惡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入廣豐倉領米憶所遇
- 口姑隨所發,心自得其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上浙東帥王尚書
- 口防湘濕未安食,身忌粵嵐猶擇眠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舟至衡陽入茶陵
- 口腹非所營,水菽吾當求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冬夜
- 口惟兩齒鬢雙皤,百計無如耄及何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嘆老
- 口謾談三代,書才說一篇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詠一百首·兒寬
- 口傳天語來人世,卻逐祥云上玉京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奉宣慰使魚十四郎
- 口誦太古文,往來池上行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此樂
- 口如暴死人,鐵尺拗不開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偶作
- 口譚羲軒與周孔,履行不及屠沽人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行路難·君不見山高海深人不測
- 口慚神佛少,心懷嫉妒多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口轉心不轉,心口相違背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口開或若共人語,身定復疑初坐禪。 -- 出自唐·歐陽炯·貫休應夢羅漢畫歌(一作禪月大師歌)
- 口邊奪食與馬齧,馬飽人饑無處說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漢中行
- 口占成尺題,物澤著紙尾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表玄師歸縉云有懷故雄阇黎成轉韻六十四句
- 口里雌黃歸品藻,盤中韭白想風流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懷寄樞密王左丞
- 口中先水出,衣上帶花香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梅子
- 口腹聊爾耳,香餌莫渠愛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余居吳興泛金溪上暇日率同志拿小舟載魚鱉蝦
- 口腹真吾累,庖廚賴爾堪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贈炊僮
- 口淡莫分餐氣味,身羸但覺病肌膚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門病中寄懷鄉人歐陽侍郎彬
- 口云諫議送書信,白絹斜封三道印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
- 口無滋味入,身有羽儀生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送趙道士歸天目舊山
- 口談羲軒與周孔,履行不及屠沽人。 -- 出自唐·僧貫休·雜曲歌辭·行路難五首
- 口銜山櫻來,獨向林中啼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慈烏行
- 口譚名理腳穿屐,手捉毛錐家四壁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贈子發
- 口吞殳鋋,目極槍櫓些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太白招魂
- 口前齊東語,瞢欲潤帝綸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解樞干二首
- 口中誠敬語,掎袂挹惠夷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正學
- 口兒香、發兒黑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滴滴金·龐兒周正心兒得
- 口體非吾養,紛華任爾為。 -- 出自宋·陳瓘·送周初平
- 口如米火頭如王,尾輕鬣短龍脊剛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紫騮馬·紫騮馬
- 口伐可汗初不識,得陪后乘始應知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王德言樞密生日十首
- 口不掛臧否,醯猶和薄醨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鮮不嗜酒
- 口腹相煎亦可羞,饑來欲食飽還憂。 -- 出自宋·高登·病中雜興
- 口頭截斷不須工,誰信春秋是國風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次韻孫翊尉
- 口占欲使十手供,春云容與朝霞烘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送趙有翼監丞造朝供職
- 口授天人學,寒窗伴短檠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挽秦國夫人
- 口腹共此累,坐嘆寧以疵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見蛛絲戲作
- 口占程文問中否,強弩破葉劍截泥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陳彥博擢第后歸拜先墓作此送之
- 口腹固知能累德,為渠風味一軒然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糟蟹呈虞察院
- 口伐奇謀讋可汗,歸來猶著侍臣冠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送范至能帥桂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