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在第2個字的詩句
取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直取憂襟解,聊從醉弁俄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喜連君錫過郡
- 誰取長弓射鳥翼,休教西日送凋年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齊云亭憑高有感
- 飲取醇醪作佳士,莫因蒿目強憂時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歲晚家居自勉
- 驕取武庫地,氣凌轅下駒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武安侯
- 謾取黃金建廈,繁華夢、畢竟空虛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滿庭芳·裂楮裁筠
- 進取乏時才,窮通有天數(shù)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冬懷三首
- 惜取葛陂杖,猶堪代我駒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食筍
- 請取冤者辭,為吾忝官引。 -- 出自唐·元結(jié)·忝官引
- 看取不成投筆后,謝安功業(yè)復何如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東晉
- 田取潁水流,樹入陽城口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寄劉方平
- 想取烝黎泰,無過賦斂均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之任建安淥溪亭偶作二首
- 一取所實薦滋味,神啜不吐人食宜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梅花
- 盡取微涼供穩(wěn)睡,急搜奇句報新晴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雨晴
- 乞取齊奴錦步障,與春遮斷曉風來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香林四首
- 畫取維摩室中物,小瓶春色一枝斜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梅花二首
- 會取淮南地,持作朔方城。 -- 出自隋·明余慶·從軍行
- 收取凄清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減字木蘭花·曾教風月
- 問取嬋娟學長遠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青玉案·今宵月好來同看
- 留取笙歌直到明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武陵春·城上落梅風料峭
- 認取參寥泉上月,綠煙開處在觚棱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送參寥游京師
- 賸取必知叢蝶恨,款行聊許路人看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方鄭叔詳回得花滿盤作短詩以寄
- 會取虛庵留客意,小窗疏日上蒲團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福慶寺
- 看取煙霄平步,何須九轉(zhuǎn)神丹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朝中措·清霜著柳夜來寒
- 記取他年同姓、兩尚書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虞美人·西風斜日蘭皋路
- 看取滿城花送、袞衣歸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虞美人·詔書昨夜催春到
- 看取春風,丹詔重來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一翦梅·竹里疏枝總是梅
- 記取今年作重九,丹崖絕壑是神清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蓬瀛臺
- 留取楊家風味客,對床來此話離愁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子云寄楊仙姑酒絕句二首
- 看取橫江皓彩,猶似沈河白璧,光氣徹天浮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水調(diào)歌頭·明月幾萬里
- 看取大江東去,把酒凄然北望,說著淚潺湲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水調(diào)歌頭·山水無宿約
- 看取交流萬壑,不數(shù)飛來千丈,高屋總淙淙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水調(diào)歌頭·坐久語寂寞
- 且取醉尊前,明朝休問,昨日已忘卻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摸魚兒·是耶非
- 看取斷云來去、似爐煙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虞美人·輕衫倚望春晴穩(wěn)
- 看取茂陵客,一去無歸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八聲甘州·但秋風
- 看取兩輪東西者,也是樊籠中物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金縷曲/賀新郎
- 看取當年風景在,不待花奴催鼓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金縷曲/賀新郎
- 看取枝頭,無語怨天公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江城子·一年春事幾何空
- 看取長生瓢屢倒,眼前橘粟術(shù)何玄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望江南/憶江南
- 看取落紅陣陣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謁金門·游賞競
- 看取明朝晴去、不須愁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烏夜啼·素娥醉語曾留
- 看取黃金假鉞,歸來異姓真王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清平樂·新來塞北
- 趁取春光未狼藉,不嫌日日到花間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春游
- 看取連宵雪,借與萬家春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水調(diào)歌頭·紫橐論思舊
- 看取名花浮玉、鑒齊精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南歌子·儉德仁諸族
- 看取疏封湯沐,何妨頻棹觥船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畫堂春·蟠桃一熟九千年
- 認取門前楊柳樹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蝶戀花·求友林泉深密處
- 問取堤邊,因甚減卻垂楊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聲聲慢·穿花省路
- 學取淵明,抱琴歸去好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臺城路/齊天樂
- 載取白云歸去,問誰留楚佩,弄影中洲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甘州/八聲甘州
- 招取樓邊月,同載扁舟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甘州/八聲甘州
“取”同音字
- 趍
- 耝
- 詘
- 趣
- 趨
- 趨
- 軥
- 鴝
- 瞿
- 抾
- 渠
- 竘
- 籧
- 絇
- 蛆
- 蝺
- 鶌
- ?
- 欔
- 蠼
- 焌
- 區(qū)
- 區(qū)
- 伹
- 佉
- 佢
- 刞
- 劬
- 匤
- 厺
- 去
- 取
- 呿
- 坥
- 娶
- 屈
- 嶇
- 岴
- 嶇
- 忂
- 憈
- 戵
- 敺
- 斪
- 曲
- 朐
- 欋
- 氍
- 浀
- 淭
- 灈
- 煀
- 爠
- 璖
- 璩
- 癯
- 磲
- 祛
- 竬
- 筁
- 粬
- 紶
- 翑
- 胊
- 胠
- 臞
- 菃
- 葋
- 蕖
- 蘧
- 蛐
- 螶
- 蟝
- 蠷
- 衐
- 衢
- 袪
- 覰
- 覷
- 覻
- 覷
- 詓
- 誳
- 詘
- 躣
- 軀
- 軀
- 鑺
- 閴
- 闃
- 闃
- 阹
- 駆
- 駈
- 驅(qū)
- 驅(qū)
- 髷
- 魼
- 鰸
- 鱋
- 鸜
- 鴝
- 麮
- 麯
- 麴
- 麹
- 黢
- 鼁
- 鼩
- 齲
- 齲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𠙴
- 𤘐
- 𥶶
- 𦐛
- 𦼫
- 𧾱
- 𩽩
- 𪆫
- 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