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在第12個(gè)字的詩句
取在第一十二個(gè)字的詩句
- 石鼎頗傳驚俗句,醉圖未免取僧嘲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酬別道師許自然
- 近時(shí)洛社名真率,簞食壺漿取次游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呈張子賤
- 芙蓉幕下惜余閑,不使芳華取次殘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懋賢聞道矩小軒置酒助以酒果副之以詩
- 便是重陽開未晚,且傳好意取歡容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三月芙蓉
- 撮土為香猶是假,水底麒麟取作酢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(zèng)城西謝知堂
- 西風(fēng)白露下清寥,岸柳江蒲取次凋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夜坐有懷呈石末公
- 早晚瑤階歸伏奏,獨(dú)能畫地取關(guān)西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贈(zèng)史開府
- 況當(dāng)朝野搜賢日,正是孤寒取士時(shí)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送友人入關(guān)
- 如今已作長安計(jì),只得辛勤取一名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行次滎陽卻寄諸弟
- 自有家山供衲線,不離溪曲取庵茅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贈(zèng)老僧二首
- 香金留下仿花人,必定氣球取勝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西江月·請(qǐng)知諸郡子弟
- 寄與高樓,休學(xué)龍吟三弄,留取瓊花爛熳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望遠(yuǎn)行·重陰未解
- 箭頭破賊棄不為,筆端射策取桂枝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周直孺秘校和州都曹
- 知君最是憐風(fēng)物,更約偷閑取次來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歐陽永叔同游近郊
- 老烏昨日忽下來,啄破舊瘡取新肉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烏啄瘡驢歌
- 秦皇漢帝又雜霸,只以威刑取天下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酬處才上人
- 愿將情意分明謝,肯把恩光取次燒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屬事吟
- 老夫未嘆嘗三已,吾子何憂取一名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次韻袁疇耕道見貽
- 晨昏綴緝困蠅頭,歲月磨研取雞肋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送硯與周宰
- 菩提本愿雖深,切莫相中有取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禪定指迷歌
- 平世功名須晚節(jié),向來旬月取封侯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送趙教授
- 東阡急雨未成泥,度密穿青取徑微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東禪
- 可無雙璧千金聚,付與狂兒取次游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觸目
- 父子風(fēng)濤關(guān)性命,官司分寸取便宜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到徐晚村點(diǎn)木{箔白換卑}三首
- 此身不死胡兒手,留與君王取太平。 -- 出自宋·鄭思肖·補(bǔ)夢(mèng)中所作
- 亭馀內(nèi)史浮觴水,路入仙人取箭山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越州陸學(xué)士
- 內(nèi)史兵機(jī)是所長,東師飛度取降王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李德林
- 可憐鬢發(fā)蹉跎老,每惜梅花取次稀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早春
- 自是風(fēng)流襲家世,行看談笑取公卿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寄晁應(yīng)之二首
- 芳郊未厭縈紆人,美酒何妨取次斟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探春有感二首
- 先教飛絮傳愁去,卻遣游絲取蕊來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寫情二首
- 近郊小徑絕人行,水滿菰蒲取次生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題唐宋輔城上小樓二首
- 山城冷落無歌舞,只有芳醪取次攜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春陰二首
- 夜敲僧室借酒壺,不惜青錢取次沽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自南京之陳宿柘城
- 謂不得不然者愈疏兮尚安取于私智,莊周誕而妄推兮夏革愚而臆對(duì)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登高
- 孟公歌舞猶須雪,未放愁眉取次開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冬節(jié)小不佳懷正叔老兄
- 晚天紫翠凌空闊,只有樊山取意秋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樊山
- 他日為霖不將去,也須圖畫取風(fēng)流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南海陪鄭司空游荔園
- 為向西窗添月色,豈辭南海取花栽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亭臺(tái)
- 長遇豪家不敢過,此身誰與取高科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長安即事
- 前峰自去種松子,坐見年來取茯神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題陽山顧煉師草堂
- 喜赴西招足屢蹉,自慚愚鄙取無他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謝束丈
- 已嫌風(fēng)少難平暑,更被蟬饑取實(shí)腸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暑中懶出
- 若使班超終把筆,由來何路取封侯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聞邕盜
- 薦賢表想殷勤發(fā),詠物詩應(yīng)取次書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喬職方將赴闕詔領(lǐng)河?xùn)|轉(zhuǎn)輸再成長句送之
- 莫恨青青如今白,愿年年、語取東君信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金縷曲/賀新郎
- 但重省,西來斗水,忘卻愛卿取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歸朝歌
- 東風(fēng)鎮(zhèn)日倚闌干,淺紅深綠取次攀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春游
- 皂囊久積言官奏,分付金珰取次行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擬宮詞七首
- 李頻鄉(xiāng)黨玄英裔,皆合工詩取盛名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贈(zèng)方江二君
“取”同音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