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在第7個字的詩句
去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信物無端寄誰去,等閑裁破錦鴛鴦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少女詞二首
- 師今欲向天臺去,來說天臺意最真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送端上人游天臺
- 不知誰向交州去,為謝羅浮葛長官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自述
- 仙方不用隨身去,留與人間老子孫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送絕塵子歸舊隱二首
- 杳杳征輪何處去? -- 出自宋·孫光憲·臨江仙·霜拍井梧干葉墮
- 烏江項籍思歸去,雁塞李陵長系留。 -- 出自唐·徐寅·恨
- 剡溪雪滿子猷去,漢殿月生玉母來。 -- 出自唐·徐寅·夜
- 江上翠娥遺佩去,岸邊紅袖采蓮歸。 -- 出自唐·徐寅·閑
- 平生心已遂,歸去得垂綸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餞司農宋卿立太尉碑了還江東
- 寄家丹水邊,歸去種春田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送李明府歸別業
- 興來無遠近,欲去惜芳菲。 -- 出自唐·于良史·春山月夜
- 南入洞庭隨雁去,西過巫峽聽猿多。 -- 出自唐·張謂·別韋郎中
- 羅敷獨向東方去,漫學他家作使君。 -- 出自唐·張謂·贈趙使君美人
- 樓殿縱隨煙焰去,火中何處出蓮花。 -- 出自唐·張謂·長沙失火后戲題蓮花寺
- 即看龍虎西歸去,便佐羲軒活萬方。 -- 出自唐·章碣·贈婺州蘇員外
- 野水不知何處去,游人卻是等閑來。 -- 出自唐·章碣·城南偶題
- 日暮驊騮相擁去,幾人沉醉失金鞭。 -- 出自唐·章碣·觀錫宴
- 花邊馬嚼金銜去,樓上人垂玉箸看。 -- 出自唐·章碣·春別
- 瓊輪正輾丹霄去,銀箭休催皓露凝。 -- 出自唐·章碣·對月
- 鹿門病客不歸去,酒渴更知春味長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峽中嘗茶
- 七歲侍行湖外去,岳陽樓上敢題詩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卷末偶題三首
- 我拜師門更南去,荔枝春熟向渝瀘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將之瀘郡旅次遂州遇裴晤員外謫居于此話舊凄
- 滿眼塵埃馳騖去,獨尋煙竹剪漁竿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宣義里舍冬暮自貽
- 不歸何慰親,歸去舊風塵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送進士趙能卿下第南歸
- 聚來千嶂出,落去一川平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沙苑
- 唯恐興來飛錫去,老郎無路更追攀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次韻和秀上人長安寺居言懷寄渚宮禪者
- 從此追飛何處去,金鸞殿與玉堂連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賀左省新除韋拾遺
- 直疑風起夜,飛去替行云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水林檎花
- 故山歲晚不歸去,高塔晴來獨自登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慈恩寺偶題
- 煙春雨晚閑吟去,不復遠尋皇子陂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石門山泉
- 孤峰未得深歸去,名畫偏求水墨山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朝直
- 峨嵋咫尺無人去,卻向僧窗看假山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七祖院小山(一本題上有西蜀凈眾寺五字)
- 吟看秋草出關去,逢見故人隨計來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送進士吳延保及第后南游
- 應嗟我又巴江去,游子悠悠聽子規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送進士王駕下第歸蒲中(時任朝在西蜀)
- 梁塵寂寞燕歸去,黃蜀葵花一朵開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和知己秋日傷懷
- 藍輿直須乘月去,榜歌時聽采菱歸。 -- 出自宋·方惟深·程公辟留客開元飲
- 笑語不驚沙鳥去,襟懷猶過野僧閑。 -- 出自宋·方惟深·程公辟留客開元飲
- 明年官滿君須去,此地應難得此歡。 -- 出自宋·方惟深·題公權壁
- 興闌卻返扁舟去,半掩柴門古渡頭。 -- 出自宋·方惟深·漁父
- 看看背我堂堂去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蝶戀花·每到花開春已暮
- 青娥也合隨軒去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蝶戀花·興到濃時春不住
- 月華不去年華去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漁家傲·風入金波凝不住
- 秣馬脂車,去即去、多少人惜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雨霖鈴·天南游客
- 塵緣滿,指煙霞去,多在江東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八聲甘州·化工多事了
- 得錢卻載車上去,出門掉臂歸山鄉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罷糴行
- 無情胡蝶飛來去。 -- 出自宋·呂本中·蝶戀花·巧語嬌鶯春未暮
- 殘春又逐花飛去。 -- 出自宋·呂本中·菩薩蠻·客愁不到西池路
- 百種舊愁分不去。 -- 出自宋·呂本中·清平樂·故人何處
- [2]欲問行人去那邊,眉眼盈盈處。 -- 出自宋·王觀·卜算子 送鮑浩然之浙東
- 桑郊又是乘軺去,鈴閣虛煩解榻迎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送韓永錫歸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