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在第2個字的詩句
去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書去不知何日到,人來先問幾時歸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寄王仲彝仲彝留三衢久不歸省因又箴之
- 君去南堂后,應(yīng)無客到來。 -- 出自唐·任翻·送李衡
- 歸去想嬌嬈,暗魂銷。 -- 出自宋·李珣·西溪子·金縷翠鈿浮動
- 去去水中沚,搖搖天一涯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貽丁主簿仙芝別
- 去去川途盡,悠悠親友離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河中望鳥灘作貽呂四郎中
- 此去拜新職,為榮近故園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餞張七琚任宗城即環(huán)之季也,同產(chǎn)八人俱以才
- 此去亦何極,但言西日曛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游茅山五首
- 東去姑蘇臺,乃過陟陽館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貽劉高士別
- 去去無相識,陳皇安在哉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臨江亭五詠
- 春去春來似有期,日高添睡是歸時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春日
- 去去凌晨回見星,木蘭舟穩(wěn)畫橈輕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陪王大夫泛湖
- 去去何時卻見君,悠悠煙水似天津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與徐溫話別
- 歸去春山逗晚晴,縈回樹石罅中行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將歸湖上留別陳宰
- 歸去是何年,山連邏逤川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塞下曲七首
- 師去情何切,人間事莫拘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僧入石霜
- 好去楞伽子,精修莫偶然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僧歸剡山
- 去去楞伽子,春深道路長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明覺大師兼寄鄭山人
- 此去非余事,還歸內(nèi)道場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明覺大師兼寄鄭山人
- 去去誰為侶,棲棲力已充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僧游五臺
- 好去吳鄉(xiāng)子,歸來莫隔年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人之渤海
- 此去多來客,無忘慰所思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令狐煥赴闕
- 歲去換愁年,春來物色鮮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夢去游金闕,魂歸度石橋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老去不自由,漸被他推斥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欲去更遲留,胸中久交戰(zhàn)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暴雨
- 憶去時,向月遲遲行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三憶
- 臨去莫論交頸意,清歌休著斷腸詞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別錦兒(及第后出京,別錦兒與蜀妓)
- 削去僧家事,南池便隱居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湖南草堂讀書招李少府
- 此去非長路,還如千里情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淳于秀才蘭陵覲省
- 去去勿復(fù)言,銜悲向陳跡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關(guān)羽祠送高員外還荊州
- 南去秋江遠,孤舟興自多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送洪州李別駕之任
- 南去猿聲傍雙節(jié),西來江色繞千家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奉和杜相公益昌路作
- 一去霄漢上,世人那得逢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琴曲歌辭·升仙操
- 昔去繁霜月,今來苦霧時。 -- 出自唐·李冶·湖上臥病喜陸鴻漸至
- 泰去否來何足論,宮中晏駕人事翻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贈別張駙馬
- 謫去刑名枉,人間痛惜深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送鄭煉師貶辰州
- 去去斷絕魂,叫天天不聞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苦哉行五首(寶應(yīng)中過滑州洛陽后同王季友作
- 歸去不論無舊識,子孫今亦是他人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桃源詞二首
- 曾去玄洲看種玉,那似君家滿庭竹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玩友人庭竹
- 此去若逢花柳月,棲禪莫向苧羅山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送僧游越
- 老去唯將藥裹行,無家無累一身輕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贈采藥叟
- 死去見閻王,背后插掃帚。 -- 出自唐·拾得·詩
- 無去無來本湛然,不居內(nèi)外及中間。 -- 出自唐·拾得·詩
- 死去入地獄,未有出頭辰。 -- 出自唐·拾得·詩
- 歸去掃除階砌下,蘚痕殘綠一重重。 -- 出自唐·徐寅·苔
- 此去不堪別,彼行安可涯。 -- 出自唐·張謂·送僧
- 年去年來來去忙,春寒煙暝渡瀟湘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燕
- 老去慵趨世,朝回獨繞籬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恩門小諫雨中乞菊栽
- 寺去東林近,多應(yīng)隔宿歸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潯陽姚宰廳作
- 出去無憀歸又悶,花南慢打講鐘聲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贈下第舉公
“去”同音字
- 趍
- 耝
- 詘
- 趣
- 趨
- 趨
- 軥
- 鴝
- 瞿
- 抾
- 渠
- 竘
- 籧
- 絇
- 蛆
- 蝺
- 鶌
- ?
- 欔
- 蠼
- 焌
- 區(qū)
- 區(qū)
- 伹
- 佉
- 佢
- 刞
- 劬
- 匤
- 厺
- 去
- 取
- 呿
- 坥
- 娶
- 屈
- 嶇
- 岴
- 嶇
- 忂
- 憈
- 戵
- 敺
- 斪
- 曲
- 朐
- 欋
- 氍
- 浀
- 淭
- 灈
- 煀
- 爠
- 璖
- 璩
- 癯
- 磲
- 祛
- 竬
- 筁
- 粬
- 紶
- 翑
- 胊
- 胠
- 臞
- 菃
- 葋
- 蕖
- 蘧
- 蛐
- 螶
- 蟝
- 蠷
- 衐
- 衢
- 袪
- 覰
- 覷
- 覻
- 覷
- 詓
- 誳
- 詘
- 躣
- 軀
- 軀
- 鑺
- 閴
- 闃
- 闃
- 阹
- 駆
- 駈
- 驅(qū)
- 驅(qū)
- 髷
- 魼
- 鰸
- 鱋
- 鸜
- 鴝
- 麮
- 麯
- 麴
- 麹
- 黢
- 鼁
- 鼩
- 齲
- 齲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𠙴
- 𤘐
- 𥶶
- 𦐛
- 𦼫
- 𧾱
- 𩽩
- 𪆫
- 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