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在第7個字的詩句
原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臨穴萬行淚,九原知不知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挽亡弟豫九制參詩
- 上略思黃石,中原望翠華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韻蒲大受書懷十首
- 何歲無兇荒,中原尚豺虎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久雨
- 招得戎馬來,中原恣蹂踐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治平院三蘇像
- 頗思一遠眺,平原欠崇岡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九日詩
- 步屧尋春去,郊原協氣薰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出郭
- 久知玄牝是根原,誰道長生別有門。 -- 出自宋·郭忠恕·青羊宮
- 雖煩鬼神護,九原不可作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陪林茂南游上清宮分韻得落字
- 長爪探陽烏,中原苦腥氣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題載記
- 淺岸冰已盡,長原麥含滋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正月五日游曲江
- 風露已凄凄,郊原百草腓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出村
- 盡日看流萍,誰原造化情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萍
- 下馬聽泉發,登原待月生。 -- 出自宋·李建中·開垣曲山路成
- 黑水環禹跡,青原帶秦疆。 -- 出自宋·利州路運·句
- 黯淡是州城,川原一望平。 -- 出自宋·林一龍·次韻飲水登萬象亭之什
- 憑誰為問鹡鴒原,燈火三更殞淚痕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舍弟客臨平
- 曠野云山路,平原水國秋。 -- 出自宋·盧賓·游虎丘
- 四海狼煙靜,中原信息通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
- 遠墅灶煙合,寒原驛路分。 -- 出自宋·釋簡長·李氏山莊留別
- 寒食出重闉,郊原忽愴神。 -- 出自宋·釋文坦·寒食野步
- 吾貧豈當念,吾原已無違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吾身
- 春色依依,襲爾原草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送澄禪者
- 秀鐵壓肩寒,中原思未報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梅花喜神譜·爛熳二十八枝
- 陵闕乾坤壯,岡原鞏洛環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濮安懿王夫人挽辭二首
- 群獻馀端緒,中原故典刑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挽曾原伯大卿
- 舊里風煙變,荒原草樹疏。 -- 出自宋·唐詢·華亭十詠·顧亭林
- 林薄初遷鶯,郊原膏澤晴。 -- 出自宋·唐仲友·續八詠·遲日春偏麗
- 此去投北經中原,崑崙萬里傾濁瀾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行路難·行路難
- 北閣芒星落,中原王氣高。 -- 出自宋·滕元發·結客
- 遙宛已薪月,高原尚斜暉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晚出田間
- 楚澤凄涼笑屈原,行吟如在浣花川。 -- 出自宋·王舫·春日郊行次平野韻
- 龍且風土類中原,雨勢山開百里川。 -- 出自宋·王暉·三河道中
- 長年忍淚說中原,望徹中原隔戍垣。 -- 出自宋·王柟·登浮光四望亭
- 羶羊腥犬沸中原,五岳之中四岳昏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登衡岳三首
- 邊隅今夜甲,吾原莫飛霜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江上一首
- 傍石尋幽徑,窮原得梵城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勸農題葉祥寺一首
- 漢庭高論著,周原出咨諏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送李果州歸蜀
- 山寺逢晚秋,郊原帶雨余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夜宿梅山寺
- 淮南塵土地,高原少車溝,夏苗率畏旱,冬雪苦不優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陪徐狄二子出東郊即事
- 向來失著圖中原,一朝此地化為邊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過淮南湖
- 英氣今何在,九原千古悲。 -- 出自宋·吳子實·題張獲軒詩卷
- 一丘膴膴占岡原,夐隔塵寰息世喧。 -- 出自宋·謝伋·過晁使君子莫園有感
- 宗尚無為學有原,背違師訓亦安然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劉伶
- 炎靈天啟定中原,大言成事人方信。 -- 出自宋·薛紹彭·漢高帝試劍石
- 正慚欠識荊州原,忽拜雕冰鏤玉篇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一溪趙宰惠詩次韻謝
- 雇我本無機,所原年谷熟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次宋省齋避暑
- 桑麻迤邐入高原,級級差差水落田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富春龍門
- 出郭及初旭,郊原豁寒晴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道中口占
- 四海猶多事,中原未版圖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送侍御帥夔府
- 事狀嚴歷歷,九原忽蘇醒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哭待制許先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