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在第7個字的詩句
原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幽人本無肉食原,岸草溪毛躬自薦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芹
- 濤風兩方斗,丘原莫當怒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山口阻風
- 沆莽團紅上曉原,露英風葉隔塵喧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和晏尚書出城口占四首
- 晚秋嘉樹潤焦原,楚老相歡萬井喧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重陽前二日喜雨答泗州郭從事
- 炎林欝歊露,焦原橫赭埃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初伏休沐
- 王囿芻蕘往,駉原騋牝歸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早發
- 霧日曈昽暖,霜原澶漫清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孟冬駕狩近郊
- 旱麓眾卉蘇,焦原暍氛散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仲夏愆雨穉苗告悴輒按先帝詔書總龍請雨兼禱
- 挾漢臨諸夏,中原半九州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題譙東魏武帝廟
- 晉陶與康伯,九原吾與歸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次韻淵明飲酒詩:
- 鳳歷開三葉,中原正偃兵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過衛真太清宮追懷章圣皇帝游幸之盛小臣斐然
- 秋風日夜吹北原,秋蕪經霜不復繁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北原
- 已矣不可問,九原松柏聲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李少卿挽記
- 草木經寒雨,川原淡夕暉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秋日游柯市
- 蒼蒼柏與松,岡原常不移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泊南京登岸有作呈子由子中子敏逸民
- 茫茫陂澤帶平原,古時溝澗還相連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美哉
- 風俗通秦壤,川原抱洛京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惠莊道中
- 昏旦呈新候,川原按舊經。 -- 出自唐·竇庠·酬韓愈侍郎登岳陽樓見贈(時予權知岳州事)
- 楊柳色已改,郊原日復低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宿崔邵池陽別墅
- 浐曲雁飛下,秦原人葬回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白鹿原晚望
- 凈瀨煙霞古,寒原草木凋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青鳥泉
- 高樹鳥已息,古原人尚耕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夕次洛陽道中
- 南國初聞雁,中原未息兵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秋夜興上人別
- 遠樹鳥群集,高原人獨耕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雨
- 回首望堯云,中原莽榛蕪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粹翁用奇父韻賦九日與義同賦兼呈奇父
- 祭廟人來說,中原正亂離。 -- 出自唐·杜光庭·山居三首(一作鄭遨詩)
- 仗衛明初日,郊原麗上春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和御制祀后土
- 不須買絲繡平原,不用黃金鑄子期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上曾樞密
- 水閣閑登望,郊原欲刈禾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暮秋閑望
- 亂樹通秦苑,重原接杜城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奉和元承杪秋憶終南舊居
- 離馬嘶高枝,郊原夏景深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送洵陽王令之官
- 祖帳重開席,郊原少駐旌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原甫見送
- 賈島銅為像,平原繡作容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題單丙文畫像
- 不見日東上,西原雨一晴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凈光山四詠呈水心先生·會景軒
- 魯連蹈東海,屈原賦沅湘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奉寄子高盧兄五十韻
- 朝野衣冠異,郊原故物傷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秋夜有感
- 正凄涼望極,中原路杳,月來南浦。 -- 出自宋·施岳·水龍吟·翠鰲涌出滄溟
- 紫陌起仙飆,川原共寂寥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敬宗皇帝挽詞三首
- 楚廟江邊,漢陵原畔,勢盡還空皆亦然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沁園春·自古愚賢
- 不達時皆笑屈原非,但知音盡說陶潛是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寄生草 飲
- 卻橫西海望中原,黃霧沈沈白日昏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自題新中國未來記
- 家山北望隔中原,相對能無酒一樽? -- 出自·老舍·沫若先生邀飲賴家橋
- 前身合是顏平原,骨蛻空山兩無跡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沈啟南所藏郭忠恕雪霽江行圖真跡
- 古來建國惟中原,我宗坐制東南藩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長江行
- 志欲鑽研探三原,圣言爭奈遠如天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和黃云甫韻
- 因甚如此,家貧原鄰富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坐探物初窮道原,中有所得不自尊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曾見卓此君軒
- 時雨日夕來,郊原藹新綠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有懷世卿(四首)
- 殘虜亡魂走,中原指掌收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韓蘄王墓
- 當時不識顏平原,豈復知有張睢陽? -- 出自明·高啟·謁張中丞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