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在第7個字的詩句
原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忠孝從來只一原,此道於今識者寡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忠孝詩
- 春風簸雨濕郊原,春水沄沄復舊痕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郊外即事七首
- 力言萬事實為原,要與邦家立基址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挽丞相忠定公
- 弒篡起交爭,中原戰(zhàn)血腥。 -- 出自宋·曾極·五代
- 沙際多平仲,鴒原有謝安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送交代倅車晏十一魯望
- 僧房小槃礴,西原訪泉石。 -- 出自宋·章康·游龍山
- 賣誼何遠去,屈原竟深投。 -- 出自宋·趙汝譡·直州
- 春雨一犁足郊原,南村北村齊種田。 -- 出自宋·趙友直·種田行
- 此地真堪老,中原卒未休。 -- 出自宋·趙與?·橘二首
- 后裔聯(lián)簪纓,北原蔭榆柏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寄伯父元舉
- 持節(jié)慚專對,于原慎載驅(qū)。 -- 出自元·周伯琦·八月六日丁亥釋奠孔子廟三十韻
- 亙千萬古知字原,昭若列星麗躔次。 -- 出自元·錢惟善·篆冢歌(有序)
- 親王按劍定中原,丞相分兵救吳會。 -- 出自元·吳訥·破紅巾
- 下阪人離嶠,朝原鳥厲空。 -- 出自明·蔡羽·秋日
- 一去余千載,中原有豺狼。 -- 出自明·丁岳·古風
- 四海戎麾滿,中原汗馬疲。 -- 出自明·甘瑾·寓舍偶題
- 出郭秋已深,寒原騁心目。 -- 出自明·高棅·同游六平山探得燭字
- 蒼蒼云木變川原,黯黯客愁獨掩門。 -- 出自明·高叔嗣·太安阻雨有懷都下諸友
- 秋深霜露繁,高原榆柳稀。 -- 出自明·歸昌世·和陶雜詩七首
- 平野旌旗合,川原鼓角悲。 -- 出自明·韓邦靖·破賊
- 齊劉跳兗豫,中原日流血。 -- 出自明·何允泓·陸尚書完朱中丞紈
- 臺榭風花盡,郊原煙草多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邯鄲行
- 迥榭眺氛氳,層原閱彌亙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涍·春朝雪后
- 阮籍窮途淚,平原世網(wǎng)身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涍·楓橋舟中與子循別
- 多壘揮戈氣,秋原別主忱。 -- 出自明·黃輝·襄陽隆中四十四韻
- 萬里陰山道,平原入望賒。 -- 出自明·金幼孜·誓師畢隨駕回營中馬上賦
- 暇日薄言出,郊原列薜蘿。 -- 出自明·李舜臣·過友人郊園
- 兩河關梁通,中原絕紛糾。 -- 出自明·李延興·送李順文
- 萬里金城壞,千原鐵騎來。 -- 出自明·李延興·和友人韻(四首)
- 將軍意氣似平原,三十年間客滿門。 -- 出自明·林章·贈王中軍
- 故國猶傳箭,中原未解戎。 -- 出自明·劉炳·聞魯志敏訃音
- 龍頭兮濺濺,佛原兮綿聯(lián)。 -- 出自明·劉崧·十一日寇拔古城圍始出東門渡江遇爭橋者幾陷
- 冬日大梁城,郊原四望平。 -- 出自明·全室宗泐·登相國寺樓
- 王孫家近樂游原,一食才須十萬錢。 -- 出自明·沈一貫·楊王孫
- 子推介山下,屈原湘水湄。 -- 出自·王偁·行路難·倚劍且勿嘆
- 去水有來舟,故原見新墾。 -- 出自明·王格·病居遣興
- 幸無巢泚徒,中原已戎馬。 -- 出自明·王跂·夜歸即事
- 寒溪曲折帶,桑原人語雞。 -- 出自明·王人鑒·湖州道中
- 建炎宋南渡,中原戎馬馳。 -- 出自明·王祎·國賓黃先生之官義烏主簿賦詩奉贈
- 入得秦州境,川原生意多。 -- 出自明·王祎·秦州道中書所見簡袁同知
- 端居文墨暇,郊原風景融。 -- 出自明·王直·同鄒侍講諸公游長春宮故址(四首)
- 康樂愁霖唱,平原苦雨詩。 -- 出自明·薛蕙·答王允升省中對雨見憶之作
- 天外鳥歸盡,川原月上初。 -- 出自明·楊榮·宿武陽川
- 惟余此寺在郊原,虹梁綺構誰為主。 -- 出自明·于慎行·雙林寺歌(萬歷初,大珰馮保營葬地,造寺曰
- 只今尺土閉空原,歲歲春啼杜宇血。 -- 出自明·于慎行·武定侯墓歌
- 唐宋豈無君,中原受胡厄。 -- 出自明·岳岱·詠懷七首
- 朝看烽火望中原,夜聽鳴笳憶故園。 -- 出自明·曾棨·龍支行
- 年年寒食憶中原,還著衣冠望鄉(xiāng)哭。 -- 出自明·曾棨·敦煌曲
- 自從秦鹿走中原,蓬蒿長遍鳴珂里。 -- 出自明·詹同·蒿里
- 幽漱云根冷,平原草甲香。 -- 出自明·湛懷法師·姑孰道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