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在第4個字的詩句
原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村映寒原日已斜,煙生密竹早歸鴉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酬王季友題半日村別業兼呈李明府
- 悵然郊原靜,煙生歸鳥度。 -- 出自唐·上官儀·謝都督挽歌
- 不道中原歸思、轉凄涼。 -- 出自宋·呂本中·南歌子·驛路侵斜月
- 愛此郊原平,膴膴富耕穫。 -- 出自宋·沈與求·奉陪安守登膴原觀
- 鷹擊秦原迥,鴻歸楚水遙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秋晚
- 珠履平原客,壺漿左蜀人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密直任學士知益州
- 雪後郊原,煙林靜、梅花初坼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滿江紅·雪後郊原
- 釀鄙平原縣,鄰防吏部郎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和叔才餉酒
- 包舉中原勢。 -- 出自宋·康與之·菩薩蠻令/菩薩蠻 金陵懷古
- 膴膴周原二百州,欲圖恢復豈難求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渙號三聘鼎來促裝戒
- 貪癡志原足,人害永除絕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戒蠅
- 惆悵九原如可作,欲憑楚些為招魂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程嬰墓
- 夏潦包原隰,苗端漲清漪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禱雨蟹泉
- 因思中原政格斗,鐵騎倏忽銀山移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明皇九馬圖
- 春入郊原綠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清平樂·霽光搖目
- 堪嘆中原久矣,長淮隔、胡騎縱橫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六州歌頭·燧瑊勛業
- 人似平原字亦顏,詩成長在笑談間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陳勉仲二首
- 西望中原懶轉頭,十年空見水東流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程德遠登清淮樓
- 底事中原塵漲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水調歌頭·落景下青嶂
- 夢繞中原去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虞美人·菊坡九日登高路
- 盡洗中原,遍為霖雨,宴後堂歌吹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醉蓬萊·對小春桃艷
- 可但中原仍禍結,誰令東粵獨偷安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止戈堂
- 知我中原時,早與大門齒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九月一日與王季夷酌別為賦十六韻
- 誰喚九原摩詰起,憑畫作,倦游圖。 -- 出自金·段成己·江城子·季春五日有感而作
- 羽檄中原滿,萍流四海間。 -- 出自宋·劉著·出榆關
- 東風吹原野,地凍亦已消。 -- 出自元·趙孟頫·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
- 旭日照原野,萬物皆欣榮。 -- 出自元·趙孟頫·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
- 地敞中原秋色盡,天開萬里夕陽空。 -- 出自明·李攀龍·杪秋登太華山絕頂
- 極目郊原草樹空,那得鋤犁到溝畎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春風行
- 時鄧文原、袁伯長俱為直學士,李洄以翰林待制居京師,為監修國史,實至治三年也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題宋周曾秋塘圖(有序)
- 陟岡在原來復返,海水天風歲將晚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離席行送彭二
- 零落九原去,蹉跎四序催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蜀城哭臺州樂安少府
- 暮節乘原野,宣游俯崖壁。 -- 出自唐·薛稷·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歷字
- 西鄰有原憲,蓬蒿繞環堵。 -- 出自唐·于濆·富農詩
- 畢竟荒原上,一盤蒿隴平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與聶尊師話道
- 妖殺九原狐兔意,豈知丘隴是英雄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驚秋
- 眾星盡原赦,一蟆獨誅磔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月蝕詩
- 假如屈原醒,其奈一國醉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感古四首
- 何事屈原恨,不隨湘水流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夜泊湘江
- 甚積湯原思,青青宿麥肥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送胡澳下第歸蒲津
- 遲遲平原上,狐兔奔林丘。 -- 出自唐·孟云卿·行行且游獵篇
- 遙想北原新壟上,日寒光淺水松稀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桂江逢王使君旅櫬歸
- 日落野原秀,雨余云物閑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登途懷友人
- 秋云冒原隰,野鳥滿林聲。 -- 出自唐·姚系·楊參軍莊送宇文邈
- 白馬芒原非路岐,征夫示起雪侵肌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一題白馬館
- 一朝限原隰,千里間風煙。 -- 出自唐·李敬玄·奉和別魯王
- 無復平原賦,空馀鄰笛聲。 -- 出自唐·盧藏用·宋主簿鳴皋夢趙六予未及報而陳子云亡,今追
- 別有秋原藿,長傾雨露緣。 -- 出自唐·辛替否·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
- 家居五原上,征戰是平生。 -- 出自唐·盧象·磐蛭?>?22_5 【雜詩二首
- 頓覺山原盡,平看邑里分。 -- 出自唐·崔翹·奉和圣制答張說南出雀鼠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