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在第4個字的詩句
原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莽蒼郊原來暮色,颼飀林壑起秋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江村
- 日落川原橫慘淡,月明洲渚遠蒼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新涼
- 吹盡郊原萬點紅,燕梁考室亦匆匆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春晚書懷
- 北望中原淚滿巾,黃旗空想渡河津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北望
- 童子解原夢,篝火具茶杯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晝睡
- 騎氣動原隰,霜日明山川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別曾學士
- 秋風九原路,挽鐸倍凄涼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汪茂南提舉挽詞
- 吾兒解原夢,為我轉云團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疏山東堂晝眠
- 雨霽郊原刈麥忙,風清門巷曬絲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村居書觸目
- 鵲下川原黑,船行浦漵空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郭西
- 幾歲中原消息斷,喜聞人自蔡州來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估客有自蔡州來者感悵彌日
- 千里郊原俯莽蒼,三江煙水接微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望
- 我登高原相其沖,一盾可受百箭攻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十二月十一日視筑堤
- 支徑秋原上,衡門夕照中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舍北
- 身迫九原兒亦老,一經猶欲教諸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閑游所至少留得長句
- 飛動郊原興,饑鷹待指呼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冬日園中作
- 定襄五原間,乃可畫地守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水亭獨酌十二韻
- 欲起九原誰可友? -- 出自宋·陸游·幽居戲詠
- 曾公九原不可作,一樽破涕誦招魂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與黎道士小飲偶言及曾文清公慨然有感
- 雖甚顏原貧,尚勝夷齊餓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短歌示諸稚
- 雨後郊原已遍犁,陰陰簾幙燕分泥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晝臥聞百舌
- 坐念中原沒,男兒恐浪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徙倚
- 后見赦原,賜之斧鉞,得使征伐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短歌行
- 血沃中原肥勁草,寒凝大地發春華。 -- 出自近代·魯迅·無題
- 我尋平原乘兩馬,驛東石田蒿塢下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長平箭頭歌
- 慟哭秋原何處村,千家今有百家存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胡笳十八拍十八首
- 陟巘降原從此始,但無瑤玉與君舟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酬龔深甫二首
- 低徊九原日,光景在銘旌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葛郎中挽辭二首
- 莓莓郊原青,漠漠風雨黑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別馬秘丞
- 賦斂中原困,干戈四海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何處難忘酒二首
- 蕭條中原碭無水,崛強又此憑江淮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王微之登高齋三首
- 云結川原暗,風連草木萎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陶氏婦兼寄純甫
- 燒夜郊原百草荒,弊裘朝去犯嚴霜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宿土坊驛寄孔世長
- 露冕觀原野,前驅抗旆旌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歷陽書事七十韻
- 五陵北原上,萬古青濛濛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
- 為問太原賢主人,春來更有新詩否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宇文南金放后歸太原寓居,因呈太原郝主簿
- 驪姬北原上,閉骨已千秋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驪姬墓下作(夷吾、重耳墓,隔河相去十三里
- 遙知九原上,漸覺吊人稀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
- 千里郊原想如畫,正宜攜酒望晴川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依韻和杜相公喜雨之什
- 誰知古原上,馬鬣一朝新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開府李公挽章
- 誰采中原菽,徒巾下澤車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,奉寄澧州
- 土膏釋原野,白蟄競所營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首春逢耕者
- 問彼道原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四言詩
- 愁殺平原年少,回首揮淚知行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清平樂·洛陽愁絕
- 何日九原芳草綠,大家攜酒哭青春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吊蘇哥
- 粵自太原,播徂江澨。 -- 出自唐·王勃·倬彼我系
- 九日郊原望,平野遍霜威。 -- 出自唐·王勃·九日懷封元寂
- 遙望中原,荒煙外、許多城郭。 -- 出自宋·岳飛·滿江紅·遙望中原
- 蕓黃遍原隰,禾穎積京畿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幸武功慶善宮
- 靜思屈原沈,遠憶賈誼貶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陪杜侍御游湘西兩寺獨宿有題一首,因獻楊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