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在第2個字的詩句
原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本原來簡冊,膏潤到閭閻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故殿撰修史李舍人挽章二首
- 中原地,禾黍茂,犬羊腥。 -- 出自·張祥·水調歌頭·為愛龍山勝
- 中原氣象屬,前輩風流接。 -- 出自宋·謝直·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掃松靈石晚步松下愴然有懷
- 川原杳仟綿,林野雜依霏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憩昌化民家
- 龍原高家在,千古臥麒麟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挽程樞密二首
- 中原恢拓,要公歸任調燮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壺中天/念奴嬌
- 邴原解劇飲,雅名稱龍腹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諸君和篇摩壘致師不容閉壁再繹前韻
- 西原仙境即西山,流水桃花隔世間。 -- 出自宋·陳耆卿·訪趙公戴
- 難原方丈食,互市物踴價。 -- 出自宋·薛師石·梅雨
- 不原丘園賁,惟將易自參。 -- 出自宋·薛師石·瓜廬至日即事
- 各原及時崇令德,萬鐘於我本何加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次韻知常德袁尊固監丞送別四詩
- 況原同姓卿,義有不可去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過屈大夫清烈廟下
- 但原王明天地泰,此竹長共國同休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將入靖州界適值肩吾生日為詩以壽之
- 但原多書沖佑考,與君長伴歲寒枝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李德秀致政以其生日前一日約士友至長慶院訪
- 人原武功歸入相,我祈河內且留恂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李制置生日
- 更原和平培治體,儒臣千歲侍天顏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次韻□丞兄聞丁卯十一月三日朝報
- 秋原方集迎車雉,春風欲送升平烏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梁運判生日
- 臣原天意開平治,明良長似改元時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游吏部赴召
- 鮮原千字誄,賴有少公蘇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楊隆慶挽詩
- 我原湘民胥俲之,從此九州皆壽域。 -- 出自宋·真德秀·長沙贈高年陳氏母子
- 原原而來,白日跳丸莫可留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傷歌行
- 竹原與草堂,轉眼事非舊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寄題吳介夫專壑七詠·專壑
- 中原垂白叟,只望羽書來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即事二首
- 中原有遺老,亡柰檄書何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書事
- 郊原落葉已離離,尚有孤花闖短籬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吳中秋日
- 九原不可作,斯文今誰歸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吊齊齋先生尚書文節倪公
- 推原其本心,死奚益於世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木皮口紀事為故沔戎帥何進賦也
- 中原格斗何時已,軍儲急須問庚癸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喜雨上使君
- 九原凜凜有生氣,馀憤須與君湔滌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憶昔行送李成這徵君
- 五原塞上款呼韓,春草新迷拜將壇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宮詞一百首
- 但原世官居鼎鼐,從教野老自犁鋤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送喬江州將漕江右
- 豈原空言,與乳臭爭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呂居仁瞻仰收召二帖贊
- 中原文南無復存,僅有筆陣興王門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王操之舊京帖贊
- 中原知極目,應慨舊封疆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謁遺愛王詞二首
- 但原涼風即日來,且為蒼生膏血惜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觀物四首·蚊
- 大原自天,端倪孰尋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史忠定蚤作帖贊
- 中原豈天下,尺土不能歸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讀渡江諸將傳
- 焦原換得潤,枯黍喜更生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和全父弟立秋喜雨
- 九原難叫諸賢起,一掬傷心淚染布。 -- 出自宋·周端臣·讀黨籍碑
- 中原地,紛(下缺)。 -- 出自宋·陳塏·滿江紅·萬里長江
- 一原英魄一山藏,回首懷忠道路長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拜明招二先生墓有感
- 申原幽幽兮北風正高,薤露一聲兮山鬼夜號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挽邵公容春
- 中原河岳應如舊,虎豹出沒非人有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和立齋抱膝吟三章
- 中原咫尺兮,莫歸寸疆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盛化州挽些
- 九原多感愴,掩袂重傷神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挽觀登使鄭尚書
- 九原看厚報,袞袞耀絲綸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挽龔致政二首
- 太原千載后,思者甚于今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挽吳準齋二首
- 秦原空睇望,惜此典刑亡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挽吳總干二首
- 不原銜枚蔡州去,鐵衣早撤戍邊兵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久雨之余隔窗聞雪簡書院諸丈二首
- 中原雖在目,無事莫登樓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和吳居父江陵雄楚樓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