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原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漢土西看白日昏,傷心胡虜據中原。 -- 出自清·朱之瑜·避地日本感賦
- 先生閑暇窺遠略,如以大手開中原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賀楊樞密新建貢院三十韻
- 不道秦川在何處,只驚行色近中原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晦日出長安閘
- 墟落生煙晝欲昏,亂山行盡到平原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游道林寺詩三首
- 卻以所經疑柱史,著書應只為中原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七月二日大風作一晝夜方止土人去此風潮信也
- 不妨信馬東城路,行看林花落古原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雨后
- 微酸自是江南種,尚忍因渠說太原。 -- 出自宋·武衍·嘗葡萄
- 狼胡無地歸姬旦,魚腹終天痛屈原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悼趙忠定
- 當年誰可輩任昉,后世人方怪屈原。 -- 出自宋·羅與之·文到
- 將略傳家自忠顯,侍兒梟首亦平原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題汪端翁廟
- 厚於布被擁公孫,清似荷衣伴屈原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謝惠楮衾
- 斷梗逐流水,歸禽投好枝,徘徊古原上,應有夕陽知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客意五首
- 生前意氣動山岳,身后凄涼邈九原。 -- 出自明·王恭·雞公壟
- 刊刪理障覓天根,心體昭昭會一原。 -- 出自宋·蔡格·山居十三首
- 不見江山開北戶,竟隨玉駕走中原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登城見古陵墓
- 武陵佳處是桃源,謬說伊誰為探原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送趙司直赴常德粹
- 群峰竦壁水縈帶,有怪膴膴如周原。 -- 出自宋·陳邕·二月晦游東屯拜少陵像
- 壯哉蘭若當時志,已矣云山此日原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挽□□
- 早起庵中釣魚手,未應宣靖失中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跋張明府獨樂園圖二首
- 分數不難升地位,絲毫未易見天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胡云峰炳文錄廣信二首
- 紅花木瓜銀杏園,年年包貢入中原,何如興賢起邱樊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鄭君舉宣城教諭
- 叫月三聲萬松外,可能淺草走平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猿獐圖
- 東去西來長道路,春耕秋穫換郊原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題遠色閣
- 吁嗟蘭德已云翩,空見佳城在九原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王夫人挽詞
- 尚有樂農遺意在,要知此地近中原。 -- 出自宋·黃大受·荊州人種秧擊缶于田間以樂農者嗚呼其猶有先
- 皇英不袝只孤墳,妃祠別占清湘原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二妃廟
- 片片花飛上巳村,誰將雙淚哭寒原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鄭氏母挽詞二首
- 我欲栩栩還皇墳,要以六琯為根原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丈人行答通平林簿
- 恰是今年去年日,野螢衰草吊寒原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艾軒先生侍郎挽詞四首
- 書幃月鑒琴橫席,吟閣云殘村隔原。 -- 出自宋·柳直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夫君自得濂溪意,直向沄沄認本原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都梁北鄉士多好學有向君敏衡者一日訪予語甚
- 何如帝子空山外,落日騎驢芳草原。 -- 出自宋·沈少南·題儲福宮玉真公主像
- 路窮崖斷進無門,賴有山翁指出原。 -- 出自宋·釋鼎需·頌古二十一首
- 舊館遲留春欲暮,小山林石帶平原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壬申春寓舊館偃山房有感而作
- 入門便有湘江意,數米幽香見屈原。 -- 出自宋·釋云岫·寄蘭屋府教
- 陰陽定位綱常立,於此推尋見本原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無題
- 清規素履知無晦,金刻雄文賁九原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贈太師中書令王公挽辭二首
- 人情安逸或驕惛,君子操修有本原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寄題宗室世澤太博修性齋
- 山路縈回極險難,才經深澗又高原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奚山道中
- 道非處服無不在,人以德性為之原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
- 駟馬嘶鳴還故國,素車奔走送高原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侍讀給事王公挽辭三首
- 天公誠能佑戎虜,豈復不解興中原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去年一首
- 新草天涯入斷魂,若為有意眺郊原。 -- 出自宋·孫嵩·開歲連日有陰雨
- 心力較衰於少日,園池差勝似前原。 -- 出自宋·陶夢桂·感懷五首
- 昨朝陰晦忽開霽,造物變化胡可原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次韻歐公殘杏
- 人力萬工支水派,天心兩邑溉川原。 -- 出自宋·王素·重修山河堰
- 行盡義豐思古跡,舊曾敷淺出高原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寄九江宗族
- 漢流長騖濱其足,東望瀰迆皆平原。 -- 出自宋·王洙·重建峴山羊侯祠歌
- 當日主和甘下策,到今無計復中原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讀岳武穆王傳
- 秀麥漸漸搖暖日,幾重蒼翠滿郊原。 -- 出自宋·吳中復·游琴臺墨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