厓詩句
厓在第一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厓泉爭噴薄,江岫相縈繞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游天竺寺
- 厓傾石似行,澗折泉如約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憶山中
- 厓間板屋依云架,塞外芒山入雨空。 -- 出自明·吳國倫·過白厓驛(驛故阿落密地)
- 厓顛虛窾存,猶蛻蜿蜒跡。 -- 出自明·陸師道·玉女潭題贈吏史部恭甫
- 厓屋燈火青,野鱉旋新摘。 -- 出自明·孫一元·秋夜同紫峽逸士雪江老僧輩十人宿南屏山中誦
- 厓冰溜靜懸,海暖浪掀舞。 -- 出自明·唐之淳·石鼓詩
- 厓松老將化,石筍看來大。 -- 出自明·陶望齡·游五泄六首(各有序)
- 厓攢紫閣陰,松映綺疏致。 -- 出自明·徐賁·蜀山(在吳興弁山南十里)
- 厓海夜寒惟月上,冬青樹老又花開。 -- 出自明·雪江秀公·讀謝翱傳
厓在第二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凌厓必千仞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游山詩
- 曾厓寂且寥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答張齊興詩
- 珠厓天外郡,銅柱海南標(biāo)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早發(fā)韶州
- 幽厓聳絕壁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明慶寺詩
- 洪厓與松子。 -- 出自南北·陰鏗·賦詠得神仙詩
- 幽厓不知日,濕氣晴猶重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游覽雜賦(三首)
- 鐵厓道人隘九州,凌風(fēng)一舸來東漚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夢游滄海歌
- 鐵厓浮家妻子從,名山亦欲尋赤松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題陶弘景移居圖
- 鐵厓散人萬里鷗,拙跡今似林中鳩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題錢選畫長江萬里圖
- 陽厓俯荊楚,陰壑開函秦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終南積翠
厓在第三個字的詩句更多>>
厓在第四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紅樹兩厓開霽色,碧巖千仞漲波痕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送人歸蜀
- 為問方厓師,孰假孰為真? -- 出自元·倪瓚·為方厓畫山就題
- 筆到斷厓泉落處,石邊添個看云僧。 -- 出自明·明無名氏·越僧詩
- 風(fēng)起半厓聞虎嘯,雨來當(dāng)面見龍行。 -- 出自唐·徐氏·題彭州陽平化
- 有分珠厓終著去,無心白發(fā)望生還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挽遂初陳尚書
- 雷雨過厓驚落湍,空林白晝忽生寒。 -- 出自元·郯韶·龍門山中即事
- 興酣俯厓面,三酹大江月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合肥束遂庵學(xué)正畫君山酹月圖長歌奉謝
- 欲拂蒼厓寫奇節(jié),陳琳檄手語言工。 -- 出自宋·朱槔·悼鄭彥繼書墓亭
- 麕跡緣厓見,泉流繞砌聞。 -- 出自明·唵囕香公·東阿庵
- 望極顛厓前,寒籬眇村徑。 -- 出自明·陳鐸·宿牛首寺
厓在第五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重曰:望其厓若有宅于隈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望渦流辭
- 不汝爭于厓,汝安其隈,澤不必施也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望渦流辭
- 丹檉擁青厓,重重間云葉。 -- 出自明·蔡羽·山晚憶陸子遠(yuǎn)沈明卿十二韻
- 南厓高,北厓俯,群峰奔走如龍虎。 -- 出自明·蔡羽·由大觀亭歷觀音閣仙釋二院并勝因得縱覽江上
- 貂蟬不改厓山制,金石疑聞孔壁音。 -- 出自明·顧清·謁文山祠用杜韻(時新作三忠祠于崇文門外,
- 蒼松當(dāng)幽厓,自謂傲歲寒。 -- 出自明·胡安·客亭松
- 愿言千丈厓,長照百年觴。 -- 出自明·胡翰·南京遇蘇平仲編修
- 員闕蔽朝厓,玄云陰以浮。 -- 出自明·黃肅·詠懷(六首)
- 淚血歲添厓上蘚,靈風(fēng)暮涌海邊潮。 -- 出自明·梁有譽·厓門吊古三首
- 石洞綍陰厓,琳宮亙?nèi)A屋。 -- 出自明·南洲法師·次韻香爐峰為思上人
厓在第六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淺蒲垂蔓兩厓深,閒刺煙篙到碧潯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四日汎舟馬家園
- 帝閔赤子顛厓中,旱乾水溢瘝誰恫。 -- 出自宋·黃應(yīng)龍·迎神詞
- 溪光分石發(fā),厓色亂苔衣。 -- 出自明·陳公綸·山寺作
- 石磕磕而振厓兮,灝長瀾之洋洋。 -- 出自明·葛高行文·懷湘江
- 幽泉自泣石厓銷,度壑寒云去未遙。 -- 出自明·胡安·衡岳雜興
- 野桃結(jié)子幽厓里,落盡春風(fēng)喂涘鳩。 -- 出自明·李蓘·送遠(yuǎn)曲(效溫飛卿體)
- 過者欲式鐵厓墳,鐵云之下瞻龍文。 -- 出自明·林公慶·挽楊廉夫先生(先生母夢吞月而生,號鐵龍)
- 袖出青梅彈厓騑,銀瓶滿注蔗漿寒。 -- 出自明·宋登春·擬宮中行樂詞四首
- 雨聲夜響巔厓瀑,晴碧朝浮海日光。 -- 出自明·完璞琦公·戲題陰涼室階前芭蕉
- 童君秀骨青厓開,蟠胸大壑藏風(fēng)雷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夢君篇贈黃丈淳父
厓在第七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仙井今猶在,洪厓久不還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登城樓望西山作
- 欲俟喘息定,陰厓聊宿留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贈劉俊民先輩
- 青海初收捷,朱厓始罷征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庚子歲書事(三首)
- 馬得變玄冬,陰厓踏層雪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秋旱熱甚尤苦登陟輿中戲成
- 絕壁棲禪誦,懸厓下樵牧。 -- 出自明·李攀龍·集開元寺
- 褊地難層土,因厓遂削成。 -- 出自唐·韋處厚·盛山十二詩·琵琶臺
- 曾騎竹馬傍洪厓,二十余年變物華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應(yīng)之道人歸江西
- 聞君仙袂指洪厓,我憶情人別路賒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陳先生之洪井寄蕭少卿
- 畫壁神儀古,鐫厓佛像尊。 -- 出自明·顧祿·憩山中古寺
- 白石太古水,蒼厓六月冰。 -- 出自宋·蘇舜元·丙子仲冬紫閣寺聊句
厓在第八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老胡萬事皆不理,厓厓坐得四肢百骨如干柴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上云樂
- 東風(fēng)吹水浴平沙,厓騑鸕鶿滿釣槎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皇甫仲璋邀飲惠山
- 此恨到今猶不極,厓山東下海茫茫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厓山大忠祠(二首)
- 歷壎乙囝星,□忠厓□埊。 -- 出自唐·詹敦仁·復(fù)留侯從效問南漢劉巖改名龑字音義
- 風(fēng)波澎湃濯山足,厓葉倒墮斗與飛漚忙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題江南景寄北客
- 雕翎射沒錦毛摧,厓石崩騰腥血濺。 -- 出自元·迺賢·答祿將軍射虎行
- 海上乾坤春夢短,厓前風(fēng)雨客愁新。 -- 出自明·梁有譽·厓門吊古三首
- 始至嵐陰豁,暫息厓光顯。 -- 出自明·梁有譽·游白云寺
- 回巖上盤互,側(cè)錦厓四塞。 -- 出自明·陸師道·玉女潭題贈吏史部恭甫
- 吾聞零陵東有丹厓山,青天削出青孱頑。 -- 出自明·童冀·贈丹厓隱者
厓在第九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老胡萬事皆不理,厓厓坐得四肢百骨如干柴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上云樂
- 歸舟一葉小,秋水兩厓深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早濟江步
- 福州縣十三,余幸窮厓下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古田女
- 出處藩我君,還來會厓阜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裴集、陽伯明二賢各垂贈二十韻今以一章用
- 平川雨初收,馬嘶鼓厓厓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送謝雪坡防御出郭團練
- 魁峰杰嶺大將顏,秀厓峭壁仙卿班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題趙善長為李原復(fù)所畫山水
- 置像亦如楚頌橘,石厓磨鐫垂不刊。 -- 出自明·黃云·常熟致道觀七星檜
- 手挼黃菊蕊,寫放瀑厓邊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記夢
- 百尺飛泉落松頂,顛厓倒晴煙影。 -- 出自明·樊阜·題山水圖為劉廷信都憲作
- 翠羽金支云縹緲,紫厓丹洞石岈。 -- 出自明·顧璘·宿云開堂
厓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更多>>
厓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瀟湘洞庭煙水碧,騶虞裛厓無顏色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為戴起之題猿鳥圖(牧谿書)
- 偶來相見婁江沚,自云鐵厓鐵限親曾履。 -- 出自·袁華·送李擴還吳
- 黃沙白水光相亂,青壁丹厓秀宛齊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攣跛中雜興(二首)
- 小姑南岸對彭郎,天劈云厓峙兩傍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江上(五首。戊申夏,奉召回京)
- 棲棲終日旅邊城,夜向黃厓問古營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宿黃厓營
- 朔風(fēng)吹客上江西,歷遍山厓與石溪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和姚正字用趙信庵韻題召星館
- 疏松古澗風(fēng)微動,細(xì)草陰厓雪半融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度東山嶺
- 千春翠樹玄霜落,九夏洪厓紫雪飄。 -- 出自明·韓邦靖·弄玉篇
- 未曾五里已三溪,幾許寒厓掛斷霓。 -- 出自明·黃輝·巫夔道中雜歌四首
- 竹煙新瓦南窗下,自煮洪厓石乳花。 -- 出自·謀[B16J]·甲寅春日江村即事三十首(錄十二首)
厓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更多>>
厓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更多>>
厓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金粟道人鬢已禿,挾以雙環(huán)歸鐵厓。 -- 出自·袁華·完顏巾歌
- 身在江南圖畫里,令人卻憶米元厓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題米元厓山水高堂曉起山水入,古色慘淡神靈
- 欲歇還休卻又飛,芙蓉葉底戀秋厓。 -- 出自宋·劉渙·秋蝶
- 金縷織成歌舞衣,年年江上惜春厓。 -- 出自明·劉崧·楊柳曲(三首)
- 佇立頂刻云霧遮,日落未落山之厓。 -- 出自明·孫一元·致道觀看七星檜樹歌
- 騎鯨仙人海上歸,至今草木猶清厓。 -- 出自明·滕毅·采石
- 朔漠地寒收王氣,岷峨秋盡斂余厓。 -- 出自明·滕毅·次韻黃秀才秋興(二首)
- 繁華事散惟荒土,麋鹿蹤消只蘚厓。 -- 出自明·王鳳嫻·引元和
- 香徑有基惟鳥跡,屟廊無主剩苔厓。 -- 出自明·王鳳嫻·館娃宮次韻命二女同作
- 禾黍已濛香徑土,蘇臺還恨鎖蒼厓。 -- 出自明·王鳳嫻·引慶和
厓在第一十五個字的詩句更多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