厄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厄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告急清憲臺,脫余北門厄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敘舊贈江陽宰陸調
- 猛虎落陷阱,壯夫時屈厄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君馬黃
- 越山少松竹,常苦野火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正輔游香積寺
- 稍增裘褐氣,已覺團扇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郎子立風雨有感
- 日有牛羊憂,歲有野火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枸杞
- 翩翩入鳥道,庶脫蹉跌厄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鄭典設自施州歸
- 我寬螻蟻遭,彼免狐貉厄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催宗文樹雞柵
- 只有解脫門,能度衰苦厄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因沐感發,寄郎上人上二首
- 蕭蕭三日雨,出此炮烙厄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雨
- 常年看花時,輒苦風雨厄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春晴暄甚花開略無余矣賦以寓感
- 坐令漢篋亡,不減秦火厄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鼠敗書
- 白發蕭蕭老空谷,人嘆厄窮心自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讀書至夜半燈盡欲睡慨然有感
- 窮冬迫寒餓,凜有在陳厄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逆旅壁
- 勉從天帝訴,天上寡沉厄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漢唐姬飲酒歌
- 誰投此虹蜺,欲濟兩間厄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垂虹亭
- 聞當上湓水,持詔守嶺厄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李屯田守桂陽二首
- 既笑接輿狂,仍憐孔丘厄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山中逢道士云公
- 性靜本同和,物牽成阻厄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游桃源一百韻
- 何負當途人,無心矜窘厄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西蜀旅舍春嘆,寄朝中故人呈狄評事
- 圣人作神兵,以定天下厄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劍聯句
- 是事何足云,聊爾恤艱厄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贈蹇法師翊之
- 翻身墮云霄,十載迫窮厄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送孫誠之尉北海
- 上有蒼鷹禍,下有黃犬厄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和裴仲謨放兔行
- 政爾榮枯衛澀,剛云人厄天窮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甲辰人日病中,吟六言六首以自嘲
- 世情薄恩義,俗態輕窮厄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元八游汝南
- 十年為從學,苦淡共陻厄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子瞻和王子立風雨敗書屋有感
- 誰言豐年中,遭此大泉厄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丙戌十月二十三日大雪
- 坐緣斗升米,被此塵土厄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太山四首其一初入南山
- 日旱就馬乘,香草路迫厄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永叔內翰見索謝公游嵩書感嘆希深師魯子聰幾
- 死者誠可悲,存者獨窮厄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永叔內翰見索謝公游嵩書感嘆希深師魯子聰幾
- 方時半千運,異昔陽九厄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用無斁八弟永城相迎韻寄懷
- 喟彼飯牛詩,終年守寒厄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擬古六首上鮮于大夫子駿其二東城高且長
- 仗劍出門去,三邊正艱厄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從軍行二首
- 請看桑林餓,亦脫趙子厄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感遇二十五首
- 仙人千仞崗,下視笑予厄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開壁置窗命曰遠軒
- 那知百戰禍,豈識三空厄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開壁置窗命曰遠軒
- 誓言如齊侯,常戒在莒厄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開壁置窗命曰遠軒
- 深為腹心憂,非但股肱厄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謝朱汀守惠古風
- 那知刀鋸威,乃甚溝壑厄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魯墟行
- 周公徂東山,仲尼陳蔡厄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覽古
- 埋骨家山百無恨,圣賢厄蔡更徂東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次韻趙優奏良爌投贈二首
- 非惟齊民災,亦是詩人厄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周天益由福僑劍水災毀室輒奉小詩勸緣
- 無益復無易,終不免死厄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蹈善嗟沈冥,履仁傷堙厄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苕溪草堂自大歷三年夏新營洎秋及春…四十三
- 我聞玄緒靈,無逃豫且厄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放龜池
- 時平戚戚恐寒饑,況乃厄運愁不免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春風行
- 奈何萬里光,受此吞吐厄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月蝕詩
- 過須歸去來,旦晚上無厄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蕭宅二三子贈答詩二十首·客許石
- 君若隨我行,必有煎茶厄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蕭宅二三子贈答詩二十首·客謝竹
- 仁言徹九關,寧懼虎豹厄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廣漢黃仲秉即轉運使治之東作亭扁以楚翠蓋取
“厄”同音字
- 堨
- 戹
- 砨
- 阨
- 阸
- 匎
- 俄
- 偔
- 僫
- 卾
- 厄
- 吪
- 呃
- 呝
- 咢
- 咹
- 噁
- 噩
- 囮
- 堊
- 堊
- 堮
- 妸
- 妿
- 姶
- 娥
- 娿
- 婀
- 屙
- 岋
- 峉
- 峨
- 峩
- 崿
- 廅
- 惡
- 悪
- 惡
- 愕
- 扼
- 搤
- 搹
- 擜
- 旕
- 枙
- 櫮
- 歞
- 涐
- 湂
- 珴
- 琧
- 皒
- 睋
- 砈
- 砐
- 硆
- 磀
- 礘
- 腭
- 苊
- 莪
- 萼
- 蕚
- 蚅
- 蛾
- 蝁
- 襨
- 覨
- 訛
- 誐
- 諤
- 譌
- 讍
- 訛
- 諤
- 豟
- 軛
- 軶
- 軛
- 迗
- 遌
- 遏
- 遻
- 鄂
- 鈋
- 鈪
- 鋨
- 鍔
- 鑩
- 鋨
- 鍔
- 閼
- 閼
- 頋
- 頞
- 頟
- 額
- 顎
- 顎
- 額
- 餓
- 餩
- 餓
- 騀
- 魤
- 鰐
- 鰪
- 鱷
- 鱷
- 鵈
- 鵝
- 鵞
- 鶚
- 鵝
- 鶚
- 齃
- 齶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𠱫
- 𤸱
- 𧊜
- 𧒎
- 𨵌
- 𩋊
- 𩚬
- 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