卓在第1個(gè)字的詩句
卓在第一個(gè)字的詩句
- 卓眾來東下,金甲耀日光。 -- 出自兩漢·蔡琰·悲憤詩
- 卓絕二公外,丹心無間然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(zèng)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
- 卓絕道門秀,談玄乃支公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將游衡岳過漢陽雙松亭留別族弟浮屠談皓
- 卓絕二道人,結(jié)交鳳與麟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(zèng)僧行融
- 卓然精明念不起,兀然灰槁照不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虔州景德寺榮師湛然堂
- 卓氏近新寡,豪家朱門扃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(zèng)
- 卓立群峰外,蟠根積水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白鹽山(白鹽崖高千馀丈,在州城東十七里)
- 卓魯方喟然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奉送六舅歸陸渾
- 卓哉易簀公,垂死猶力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感
- 卓犖想超文字外,低徊卻寄語言中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無為軍張居士
- 卓犖才名今日事,蕭條門巷古人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示四妹
- 卓犖東都子,姓名聞十年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滎陽魏主簿
- 卓爾金閨彥,頎然玉昏班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悼王子開五首
- 卓氏壚前金線柳,隋家堤畔錦帆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題城南杜邠公林亭
- 卓有王源步,文學(xué)偉當(dāng)代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寄題峴山羊公祠堂
- 卓有梅圣俞,作邑郡之旁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鄱陽酬泉州曹使君見寄
- 卓午從他火繖張,先生別有睡為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初秋戲作山居雜興俳體十二解
- 卓令已作中都官,趙令也合即綴卓令班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西昌大夫趙嘉言上印赴闕
- 卓女白頭吟,阿嬌金屋賦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夢(mèng)游春七十韻
- 卓哉有遺烈,千載不可忘。 -- 出自宋·朱熹·賦水仙花
- 卓犖偏人,而文最有氣,所得頗經(jīng)奇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(yùn)·擬魏太子鄴中集詩 劉楨
- 卓午三竿日,中間一罅天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初入巫峽
- 卓筆峰前樹作團(tuán),天平嶺上石成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自天平嶺過高景庵
- 卓哉居士翁,方心不姿媚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贈(zèng)莆陽卓大著順寧精舍三十韻
- 卓家人寂寞,揚(yáng)子業(yè)凋殘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友人游蜀
- 卓氏琴臺(tái)廢,深蕪想徑通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朱休歸劍南
- 卓犖擲槍干,叉牙束戟枝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虎丘寺殿前有古杉一本形狀丑怪圖之不盡…三
- 卓僊在時(shí)養(yǎng)瓊芝,深根固蒂活人命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瓊芝軒
- 卓氏長卿稱士女,錦江玉壘獻(xiàn)山川。 -- 出自唐·薛濤·續(xù)嘉陵驛詩獻(xiàn)武相國
- 卓筆翻千偈,住山今十年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南臺(tái)寺長老乃福州士人陳其姓語及光拙庵遭際
- 卓爾金閨彥,頎然玉筍班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王迥子高挽章五首
- 卓闊俱抗志,纖微獨(dú)紆情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雜詩四首
- 卓哉祖宗信英特,明如秋泉斷如石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邊將
- 卓哉悲秋辭,合在風(fēng)雅右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讀襄陽耆舊傳,因作詩五百言寄皮襲美
- 卓女紅妝期此夜。 -- 出自南北·徐陵·烏棲曲 一
- 卓女弄弦心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賦詠得琴詩
- 卓哉斯文有可宗,身雖不前心已攀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贈(zèng)郡經(jīng)歷韓君美
- 卓哉子張子,不問今何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張子開次子試晬
- 卓卓乎古道,難言但書紳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用前人示諸兒韻
- 卓立旁無依,磊砢多春冬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送趙榷院
- 卓□獨(dú)何為,不與時(shí)同情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題僧維楠詩卷
- 卓爾身心,動(dòng)止俱無礙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蘇幕遮 以上雙照樓景元延佑本知常先生云山
- 卓錫時(shí)攀三宿樹,翻經(jīng)詎著四圍駝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天臺(tái)梵才師長吉在都數(shù)以詩筆見授因答以轉(zhuǎn)句
- 卓市醪華美,渝僮舞勢(shì)趫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胡學(xué)士赴益州漕
- 卓氏仍多酒,相如正富才。 -- 出自唐·張泌·碧戶
- 卓杰三峰出,高奇四岳無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華山
- 卓哉金石姿,勉矣勤鍛磨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贈(zèng)杜漸子長
- 卓鄭簪裾密作林,相如貧病強(qiáng)來臨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謝束丈
- 卓然凌風(fēng)矯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雜體詩 孫廷尉綽雜述
- 卓家人寂寞,揚(yáng)子業(yè)荒殘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送蜀客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