午在第2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午在第二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- 端午 -- 出自··
- 未午,眾峰凜然,故作是詩(shī)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廬山下(并引)
- 亭午頗和暖,石田又足收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贊上人
- 亭午減汗流,北鄰耐人聒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較熱退晚加小涼穩(wěn)睡…呈元
- 典午猶為幸,分憂固是榮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
- 日午脫巾簪,燕息窗下床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偶作二首
- [皆午橋莊中佳境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寄獻(xiàn)北都留守裴令公
- 西午橋街行悵望,南龍興寺立踟躕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送張常侍西歸
- 日午微風(fēng)且暮寒,春風(fēng)冷峭雪干殘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招客
- 子午山里杜鵑啼,嘉陵水頭行客飯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送崔五太守
- 欲午猶支枕,經(jīng)旬不過鄰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遣興
- 未午舂炊余脫粟,乍寒包裹有粗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白發(fā)
- 正午軒窗無樹影,乍晴阡陌有鶯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晚春感事
- 甲午五月之庚寅,淵魚躍起三江津,震雷霪雨夜達(dá)晨,我知決定非凡鱗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五月五日蜀州放解牓第一人楊監(jiān)具慶下孤生愴
- 亭午疏鐘離石佛,歛昏微雨泊曹娥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城東
- 正午不見日,我來每忘歸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避暑松竹間
- 月午樹無影,一山唯白曉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其三
- 停午聞山鐘,起行散愁疾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疾愈過龍泉寺精舍呈易業(yè)二公①
- 停午收彩翠,夕陽(yáng)照分明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題明禪師西山蘭若①
- 日午樹陰正,獨(dú)吟池上亭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晝居池上亭獨(dú)吟
- 過午方始飯,經(jīng)時(shí)旋及瓜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與鮮于庶子自梓州,成都少尹自褒城,同行至
- 日午獨(dú)覺無馀聲,山童隔竹敲茶臼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夏晝偶作
- 旁午降絲綸,中堅(jiān)擁鼓鐸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晚秋郾城夜會(huì)聯(lián)句
- 卓午從他火繖張,先生別有睡為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初秋戲作山居雜興俳體十二解
- 昨午秋陽(yáng)尚壯哉,今晨莫待日光催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炬火發(fā)誓節(jié)渡勇家店二首
- 亭午雖微暑,茲辰較少泥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宿雞林坊
- 過午非常暖,疑他不是冬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晨炊浦村
- 亭午曬衣脯褶衣,柳箱布襆自攜歸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曬衣
- 亭午過戈陽(yáng),龜峰縮頭不相見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龜峰
- 丙午之冬,發(fā)沔口,丁未正月二日,道金陵,北望淮楚,風(fēng)月清淑,小舟掛席,容與波上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杏花天影
- 丙午歲,留長(zhǎng)沙,登祝融,因得其祠神之曲,曰黃帝鹽、蘇合香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霓裳中序第一·丙午歲
- 丙午冬,千巖老人約予過苕霅,歲晚乘濤載雪而下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探春慢·予自孩幼從先人宦于古沔
- 轉(zhuǎn)午聞雞日正長(zhǎng),小亭方丈納空光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四月十六日拄笏亭偶題
- 卓午三竿日,中間一罅天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初入巫峽
- 過午曾云未肯開,暖寒村店竹初灰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華山道中
- 遇午歸閑處,西庭敞四檐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和李仆射西園
- 亭午一來尋,院幽僧亦獨(dú)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行寬禪師院
- 亭午息群物,獨(dú)游愛方塘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夏至避暑北池
- 日午游都市,天寒往華山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僧
- 日午路中客,槐花風(fēng)處蟬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京北原作
- 亭午頭未冠,端坐獨(dú)愁予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貧居秋日
- 端午臨中夏,時(shí)清日復(fù)長(zhǎng)。 -- 出自唐·李隆基·端午
- 亭午無人初破睡,杜鵑啼在柳梢邊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書王氏夢(mèng)錫扇
- 向午孤煙起客檣,一陂春水兩鴛鴦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東城送客馬上
- 丙午封壇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祀圜丘歌 昭夏
- 典午亦有初,言治稱太康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煌煌京洛行
- 停午出灘險(xiǎn),輕舟容易前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下桂江龍目灘
- 日午離筵到夕陽(yáng),明朝秦地與吳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關(guān)試后筵上別同人
- 日午空齋帶睡痕,水蔬山藥薦盤飧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新秋雜題六首·食
- 月午山空桂花落,華陽(yáng)道士云衣薄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洞宮夕(一作華陽(yáng)觀)
“午”同音字
- 蘁
- 陚
- 芴
- 乄
- 雺
- 霧
- 無
- 無
- 敄
- 毋
- 瞴
- 蟱
- 娒
- 譕
- 鶩
- 鶩
- ?
- 痦
- 汙
- 汚
- 污
- 阢
- 熓
- 烏
- 五
- 仵
- 伍
- 侮
- 俉
- 倵
- 儛
- 兀
- 剭
- 務(wù)
- 務(wù)
- 勿
- 午
- 卼
- 吳
- 吳
- 吾
- 呉
- 嗚
- 唔
- 啎
- 嗚
- 圬
- 塢
- 塢
- 墲
- 奦
- 嫵
- 娪
- 娬
- 婺
- 嫵
- 寤
- 屋
- 屼
- 岉
- 峿
- 嵍
- 嵨
- 巫
- 廡
- 廡
- 弙
- 忢
- 忤
- 憮
- 悞
- 悟
- 悮
- 憮
- 戊
- 扤
- 捂
- 摀
- 旿
- 晤
- 杇
- 杌
- 梧
- 橆
- 歍
- 武
- 洖
- 洿
- 浯
- 溩
- 潕
- 烏
- 焐
- 熃
- 物
- 牾
- 玝
- 珷
- 珸
- 瑦
- 璑
- 甒
- 矹
- 碔
- 祦
- 窏
- 窹
- 箼
- 粅
- 舞
- 蕪
- 茣
- 莁
- 蕪
- 蜈
- 螐
- 誈
- 誣
- 誤
- 誣
- 誤
- 躌
- 迕
- 逜
- 鄔
- 郚
- 鄔
- 鋈
- 鋙
- 鎢
- 鎢
- 铻
- 隖
- 霧
- 霚
- 靰
- 騖
- 騖
- 鴮
- 鵐
- 鵡
- 鷡
- 鹀
- 鵡
- 鼯
- 鼿
- 齀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𠄡
- 𠑶
- 𡨂
- 𢜮
- 𣞤
- 𦌬
- 𦨉
- 𧽋
- 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