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9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似怨不來游,擁愁鬟十二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徵招
- 天寒遠掛一行雁,三十六峰生玉壺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雪中六解
- 夜深吻笛移船去,三十六灣秋月明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過湘陰寄千巖
- 黃蘆陣野鶩,我自將十萬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雪中訪石湖
- 仙人食罷腹便便,七十二峰生肺肝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予居苕溪上與白石洞天為鄰潘德久字余日白石
- 風光緊急,三月俄三十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清平樂·風光緊急
- 千秋詩料,一抔黃土,十里寒螿語。 -- 出自近代·王國維·青玉案·姑蘇臺上烏啼曙
- 癭婦趁墟城里來,十十五五市南街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夔州竹枝歌九首
- 松蘿滴翠白晝陰,七十二峰中最深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毛公壇福地
- 黟山與桂嶺,一笑二十春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送唐彥博宰安豐,兼寄呈淮西帥趙渭師郎中
- 呼酒暖征衫,寧計斗十千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次韻王正之提刑大卿病中見寄之韻,正之得請
- 黟山郁律神仙宅,三十六峰雷雨隔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浮丘亭
- 客行但逐安穩去,三十六灣漲痕生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連日風作,洞庭不可渡,出赤沙湖
- 高浪連三境,長風近十洲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石湖中秋二十韻。十二年前嘗與工部兄及賓客
- 二千里往回似夢,四十年今昔如浮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送舉老歸廬山
- 月底三千繡戶,云間十二瓊梯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清平樂·笙歌宛轉
- 又應添得幾分愁,二十五弦彈未盡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木蘭花/玉樓春
- 采蓮舟上,夜來陡覺,十分秋意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留春令·采蓮舟上
- 畫屏天畔,夢回依約,十洲云水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留春令·畫屏天畔
- 天涯回首一銷魂,二十四橋歌舞地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玉樓春
- 髭須雖白體輕健,九十三來卻少年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贈閻少保
- 不到東西寺,于今五十春。 -- 出自唐·顏真卿·刻清遠道士詩,因而繼作
- 上人居此寺,不出三十年。 -- 出自唐·顏真卿·使過瑤臺寺,有懷圓寂上人
- 郁郁山中客,知名四十年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贈殷山人
- 南康太守負才豪,五十如今未擁旄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寄虔州韓使君
- 戰車彭彭旌旗動,三十六軍齊上隴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將軍行
- 建牙吹角不聞喧,三十登壇眾所尊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獻淮寧軍節度使李相公
- 滿腹萬馀卷,息機三十年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夜宴洛陽程九主簿宅,送楊三山人往天臺尋智
- 嗣世衰微誰肯憂,二十四友日日空追游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金谷園歌
- 省署慚再入,江海綿十春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云陽鄒儒立少府侍奉還京師
- 不下藍溪寺,今年三十年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上方僧
- 黃粱得失俱成幻,五十年前元未生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
- 公家兄弟奮戈起,一十七郡連夏盟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平安
- 末書戊申歲,屈指九十秋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葬無主墓碑
- 于皇天子自乘龍,三十三年此道中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集英殿賜進士及第恭謝詩
- 海胡舶千艘,肉食三十萬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鎮江之戰第十八
- 厄運一百日,危機九十遭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入浙東
- 客影魚千里,年華柳十圍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翠玉樓和胡端逸韻
- 南宮吾故人,才名三十年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鄧禮部第一百三十七
- 一二故人不復見,三十六峰猶眼前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送楊山人歸嵩陽
- 離別長千里,相逢數十年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別韋兵曹
- 攜手望千里,于今將十年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秦中送李九赴越
- 三千士里文章伯,四十年來錦繡衣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和陳翃郎中拜本府少尹兼侍御史獻上侍中因呈
- 山雪厚三尺,社榆粗十圍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寄贈暢當山居
- 剃發鬢無雪,去年三十三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宣皎上人游太白
- 泉樹一為別,依稀三十秋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青門里作
- 應憐獨向名場苦,曾十馀年浪過春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贈翰林
- 經歲岸烏紗,讀書三十車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臨頓為吳中偏勝之地陸魯望居之不出郛郭曠若
- 崦里何幽奇,膏腴二十頃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詩·崦里(傍龜山下有良田二十頃)
- 別離感寒暑,歲星行十二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賦未見君子憂心靡樂八韻寄李載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