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9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四百余年鱷不歸,七十二灘險莫支。 -- 出自宋·張致遠(yuǎn)·祭梅州守
- 利花也費東風(fēng)力,九十日春無點閑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南康縣圃賞梨花呈長官
- 老屋三間月,童顏七十翁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挽陳東湖
- 卻愁曳履踐臺斗,三十六峰花木閑。 -- 出自宋·趙汝績·游石窗
- 一千里月正圓夜,九十日秋才半時。 -- 出自宋·趙希桐·中秋
- 豈不聞夏家有女年十五,隨父樵薪入山塢,父行在前忽遭虎。 -- 出自宋·鄭大惠·哀夏孝女
- 夜深吹笛移船去,三十六灣秋月明。 -- 出自宋·鄭克已·蘆花
- 枯樹空千載,寒松已十圍。 -- 出自宋·鄭樵·湘妃怨
- 光州元忠嘗賑貸,二十五萬恢天施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送杜靖國知連州
- 閩山下士狂且恫,二十八年如萍蓬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贈余純臣通判
- 東去十八程,西來二十九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示女子
- 只憑信誓畫山河,二十八年兩國和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破虜凱歌二十四首
- 無何層冰蔽流下,三十六洪中夜摧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中原民謠·渡浮橋
- 下駕官橋黃峴東,二十五里名新豐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后過書塢夜坐
- 可憐擾擾鑒中人,五十枯蓍了此身。 -- 出自宋·朱復(fù)之·贈胡易鑒
- 巫山龍嵷巫峽曲,一十二峰淺凝綠。 -- 出自宋·鄒登龍·巫山高
- 先生心與白云閑,五十秋風(fēng)髩不斑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寄泰山孫復(fù)
- 川陸一千里,炎涼六十旬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寄潁州兄
- 幾年獻(xiàn)賦向公車,四十方為冉冉趨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送韓尉員外
- 自我離鄉(xiāng)井,棲棲又十秋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歲暮感懷(四首)
- 故邑三千里,他鄉(xiāng)二十年。 -- 出自元·丁鶴年·逃禪室述懷十六韻
- 南州孟秋月,維日二十五。 -- 出自元·顧瑛·金華王子、充夜飲芝云臺上以丹桂五枝芳分韻
- 西飛恨殺羲輪疾,九十東風(fēng)將盡日。 -- 出自明·陳鴻·三月晦日集交蔭軒送春
- 少年莫漫輕吟詠,五十方能讀杜詩。 -- 出自明·陳繼儒·讀少陵集
- 啐啄因緣相輳泊,七十二門同放光。 -- 出自明·等慈潤公·長干寶塔放光偈
- 人生行樂空何待,五十頭顱足可知。 -- 出自明·鄧渼·山中樂二首
- 為問宗汝霖,當(dāng)時六十幾? -- 出自明·董應(yīng)舉·六十四初度作二首
- 與君各自斗身強,四十頭顱已如此。 -- 出自明·多炡·寄丘二十二謙之
- 往時階下樹,歷落數(shù)十尺。 -- 出自明·馮琦·世用索五十詩感時念別言詠斯章并寄直卿伯楨
- 夜長欹枕渾無寐,二十五聲都是愁。 -- 出自明·高遜志·苕川夜宿
- 太湖東來滄海西,四十二灣江漸低。 -- 出自明·顧彧·海上竹枝詞(七首)
- 故鄉(xiāng)多少莼鱸興,三十年來愧未能。 -- 出自明·郭登·舟至高郵風(fēng)氣尚暖
- 武溪多野涉,一日四十八。 -- 出自明·黃德水·四十八渡
- 總言今歲春逢閏,九十韶光祇易催。 -- 出自明·黃姬水·早春同彭孔加章道華袁魯望劉子威陪王元美兄
- 君不見京師養(yǎng)兵三十萬,有手何曾捻弓箭。 -- 出自明·紀(jì)青·邊軍謠
- 只今丁壯逃亡盡,數(shù)十殘兵渾瘠黑。 -- 出自明·紀(jì)青·擔(dān)夫謠(黔人能歌之,予為之增損其語作謠)
- 卻憶至元全盛時,四十萬匹皆吾師。 -- 出自明·九皋聲公·題畫馬(四首)
- 烏目山頭客,銅官住十年。 -- 出自明·居節(jié)·過陸華甫西溪草堂
- 宿有扶宗志,辛勤四十年。 -- 出自明·空室禪師·寄宗圣西堂
- 青氈帳下唱胡歌,三十六國皆膽裂。 -- 出自明·李費·月氏王頭飲器歌和楊鐵厓
- 可惜繁華不知極,三十六年如一日。 -- 出自明·梁潛·咸陽懷古
- 將軍意氣似平原,三十年間客滿門。 -- 出自明·林章·贈王中軍
- 呂望八十方致身,五十富貴朱買臣。 -- 出自明·劉炳·寄徐宗周兼柬楊煥文阮宗泰
- 相王檄下青齊地,七十余城一檄傳。 -- 出自明·劉三吾·追挽忠襄王
- 鼓亂雄諸郡,憑兇跨十年。 -- 出自明·劉崧·乙巳閏十月十五日聞永新破諸兇就戮無遺喜賦
- 決策先皇日,于茲五十秋。 -- 出自明·婁堅·歲暮雜題示兒復(fù)聞十首(萬歷末年作)
- 君不見京師養(yǎng)軍三十萬,有手何嘗捻弓箭。 -- 出自明·陸粲·邊軍謠
- 只今丁壯逃亡盡,數(shù)十殘兵渾瘦黑。 -- 出自明·陸粲·擔(dān)夫謠
- 論文說劍更爭棋,五十年來兩鬢絲。 -- 出自明·陸深·山堂晚晴觀楫兒作字
- 百年勛業(yè)安可期,四十頭顱那復(fù)怕。 -- 出自明·陸釴·再次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