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9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置饌同三飯,開筵累十觴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李仁甫將至郭下以詩迎之
- 四十三年住此間,八十八歲尚紅顏。 -- 出自宋·陳般·句
- 青鞋布襪自尋山,四十無家疑家世。 -- 出自宋·陳長方·歌贈葉季質
- 三年不相面,思君夕十起。 -- 出自宋·陳長方·寄黃端冕時從張丞相幕中
- 停杯猶未舉,俯仰二十秋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次韻陳季陵記夢
- 舟行民田中,一浪四十里。 -- 出自宋·陳剛中·視澇
- 幾千萬類塵根凈,三十六峰云氣浮。 -- 出自宋·陳觀·天游峰
- 千載生諸葛,余才了十丕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孔明
- 先世論交舊,于今六十年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挽使相傅忠簡
- 專城亦數月,蒙福數十萬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安溪送泉粹
- 初之一毫補,謾素五十炊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某嘗次贊府盧丈高韻復承見示佳篇嘆詠之馀輒
- 回雁無來訊,違卿已十程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鄂溪呈陳汝昌
- 事業三千牘,聲名四十年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送方簽判赴江西任
- 去佐湖陰郡,炎征六十程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送師道弟赴官靖州
- 赤城三千里,離家四十程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嚴州道中見月以禱雨不飲
- 壺山相對自童兒,五十分能蟹井窺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游壺山絕頂呈同游諸友
- 海山深處擁旌旗,六十紅顏未是遲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葉吉陽赴任中道而返作居思堂以自娛以詩贈之
- 機巧百出妄喜嗔,七十者稀以為珍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辛已老人生旦
- 薄宦三千里,流光四十秋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皇佑四年春重到浦城縣南峰寺因懷舊游
- 思君苦節直艱難,四十窮經草野間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懷友人陳烈
- 班春無術勸污萊,五十年間此一回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題張渚道中
- 千尋鐵綰蒼龍骨,七十舟橫赤雁行。 -- 出自宋·陳興·浮橋
- 悠揚得意鼓鱗鬣,十十五五同為曹。 -- 出自·陳俞·贈畫魚賈兄
- 為成者十復為終,終十還為百里同。 -- 出自宋·陳子常·井田封建圖
- 門對一天秋色,人行十里斜陽。 -- 出自宋·陳子予·秋思
- 客路猶千里,春光已十分。 -- 出自宋·程洙·雨晴
- 一百五日熟食節,七十一曲下山坡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戊子清明前陪王丞度新嶺
- 江南江北路漫漫,七十九翁能往還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贈陸相師
- 山回水抱西峰寺,二十年前日日來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游西峰
- 惜阻蒲輪召,申公八十余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奚帑院挽詞二首
- 或如壯士之宵征,十十五五相擁蔽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遡蛺詩
- 天賦疏慵性,身將四十年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春夜次韻答肯堂兄
- 去雁情千里,殘蟬思十分。 -- 出自宋·丁高林·懷胡怡齋府教
- 棲真妙入縣珠會,八十余年隱此居。 -- 出自宋·丁宣·仙都山
- 欲占厚德看銘志,七十之期過一年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徐倅尊人挽詩二首
- 句金與君別,忽忽二十年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送羅年能赴興國
- 聵聵莫知誡,十療宜十失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步自玉局會飲于判院涂丈廨舍正得日字
- 扶攜雨階上,瀲滟泛十分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次韻安撫侍郎勸耕喜雨之什
- 念昔懷此心,只今已十年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八月中浣同官會于塵外亭分韻得煙字
- 百分地無一分田,九十九分如劍脊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田父吟
- 三百里水見沙磧,一十八灘如劍脊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餞修史宮講吏部陳大著赴鎮贛州
- 座中有上客,儼然八十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晚雜書三十首
- 稻熟苦淫雨,九月盡十月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雜興十二首
- 濂洛十七家,一貫六十四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學詩吟十首
- 后山與簡齋,各年四十九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學詩吟十首
- 圃事亦兒嬉,因成二十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治圃雜書二十首
- 嗟予七十翁,哭此四十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十翁吟五言古體十首
- 后山與簡齋,僅年四十九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十翁吟五言古體十首
- 北來南去雁還飛,四十年間萬事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聽航船歌十首
- 肺壅鼻垂涕,不飲逾十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正月初四后十余日病嗽不能出雜書十首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