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9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故國八千里,妖氛六十州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挽桃源使君虞公二首
- 一百五日火將我,二十四風花遞開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和洪司令春日客懷二首
- 會心多勝友,一舉累十觴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春事無幾端居蕭索追懷成都舊游慨然有賦
- 畏途羊腸偏宇縣,二十年間行未徹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和小阮沇感時韻
- 象續逼紫宸,飚輪通十洲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李西清先生創凌霄觀於潼川紅樓之上賦計敬和
- 天涯一見便綢繆,二十年間詫兩優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送葉鎮之釋褐授信州推官歸臺州
- 金宮詞一百首其二十五門內使走天街,當殿親收宰相才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宮詞一百首
- 芾之嗜帖,所謂麻紙十萬,足以驗其平生之工夫也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米元章臨謝安八月帖贊
- 瞬息四百里,經行三十年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便風經雁汊宿荻港是日舟行四百里三首
- 頗聞當日動乾象,二十八宿搖天經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天申萬壽宮
- 江國三千土,才名四十年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挽張貢父二章
- 東來三輔西陪京,二十四橋夸廣陵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戲作呈趙通判胡教授張總干
- 萬安橋上傳佳話,七十年間四侍郎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送趙伯泳涯侍郎守漫陵
- 兩只雞斗酒行酹,三十六灣生暮春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挽漳守鄭都承子敬四首
- 汝瞻當日預文盟,七十人中最妙齡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寄鄭龍川子汝瞻巖翁二首一敘別懷一謝惠端硯
- 匆匆相見還相別,三十六彎天一涯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參部至三山簡王宗教子文野二首仍寄觀潮拙稿
- 一日五日山寒節,八十六翁行地仙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寒食呈陳崇清
- 平生耿耿猶存否,五十端能貴買臣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寄陳起予宗夏二首
- 略略花痕,差差柳意,十日不來紅綠稠。 -- 出自宋·黃機·沁園春·問訊西園
- 有老子行年,平頭六十,無限聲名。 -- 出自宋·黃機·木蘭花慢·政胡塵滿野
- 明日人相問,行年五十三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癸未守歲
- 丙申蚩尤臨蜀口,三十年余遭踐蹂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壽制置夏節使
- 誰推酆都扃,逸此魔十二。 -- 出自宋·黃載·鐘馗觀鬼閗蟆圖
- 重來已過十番秋,更十番秋欲白頭。 -- 出自宋·黃載·過長安渡
- 親逢盛事,宗孫也五十八。 -- 出自宋·游文仲·千秋歲·今年為壽
- 東君曉夜促歸期,三十六番花遞信。 -- 出自宋·劉清夫·玉樓春
- 雷公驅電母,盡收卷、十分袢熱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秋夜雨·不嫌天上云遮月
- 韙軒吾石友,相從三十年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古風一首送常明仲還里社
- 人生浮脆若菰蒲,四十年前此丈夫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題暗香疏影詞后用潘德久贈姜白石韻
- 定為三七分,釃為數十汊。 -- 出自宋·陳塏·出郊觀稼
- 自立西山雪,聲名四十年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代挽王潛齋
- 一世欽齋老,聲名四十年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挽汪帥參
- 機緘密運乎三百六十五度之外,浩浩萬物資生成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黃華歌
- 蚤識北平貴,從游五十年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挽丁知縣
- 十萬人家壽域,六七十翁兒狀,眉壽祝公侯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水調歌頭·三蜀最佳處
- 今宵既望,兔魄才是十分圓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水調歌頭·昨夜雖三五
- 自入烏公府,受知三十秋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挽尤端明四首
- 去國二千里,離家五十程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己酉六月阻水於宜春道間楓樹
- 五云獨繞瓊花夢,三十六宮清漏長。 -- 出自宋·趙崇嶓·春宮
- 雖慚獻六箴,猶許疏十漸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酬盧威仲九日遣青衣送酒
- 遠餞元非趨炎者,二十年、相與形骸外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賀新郎·世羨官高大
- 舊臘占三白,今年稔十分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觀獲
- 傍人休笑李秀才,三十年前亦如此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觀入試者
- 登金步玉信無緣,二十年來喜服田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和戚秋澗遺詩
- 置酒燕要荒,會者三十國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隋煬帝
- 線柳迎風,錦棠媚日,十分春色豪奢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滿庭芳·線柳迎風
- 數千百里人相賀,二十四橋風便清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送按察王僉事除行臺察院
- 不見碧瑤叟,年齡二十余。 -- 出自宋·羅椅·次劉孟元見贄韻二首
- 翠袖兩行珠淚,畫樓十二闌干。 -- 出自宋·朱埴·畫堂春·綠窗睡起小妝殘
- 河南晁氏曾有樣,二十子弟俱高科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侄阿鐘覓字與詩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