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9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去驛二千外,專城四十中。 -- 出自宋·石延年·擬贈郡守
- 伊昔相逢日,于今二十年。 -- 出自宋·尹洙·贈三鄉(xiāng)浮圖智聰一首
- 汪子之文正類斯,一十五軸紛葳蕤,爛光直欲紙上飛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還汪正夫山陽小集
- 臣聞九疇天公書,三十六字先五行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淮揚大水
- 斷臂求諸法,浮杯遍十方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贈儀真密禪師
- 圣運一千載,君臨四十春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仁宗皇帝挽歌辭四首
- 今我官浦陽,距邑越十里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祠仙姑回馬上作
- 移入樓君圃,重可載十輦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范鉞進士遺樓徹司馬庭石以質(zhì)交樓作詩美之因
- 丈人宦意靜如山,五十朱衣鬢未斑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寄秦粹呂四丈職方淵
- 賈生俊辯凌諸老,二十漢廷冠插腦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前日以詩贈賈麟進士繼蒙和答而楊蟠從事亦隨
- 青衫冗掾錯致身,四十摩肩雜胥史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還府推楊學(xué)士無為編
- 相逢憐我猶滯濡,四十金閨未通籍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和李評文思
- 老蟾益自張,吐輝增十倍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八月十六夜與宗哲純甫翫月
- 被若著意引歸家,放十分、以上抬舉。 -- 出自宋·王仲甫·滿朝歡·憶得延州
- 不用引離聲,便登榮、十洲三島。 -- 出自宋·葛勝仲·驀山溪·出門西笑
- 對一百五日風(fēng)光,二十四番花信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東風(fēng)第一枝·經(jīng)國謀猷
- 嗟吾星星復(fù)種種,四十八年環(huán)堵夢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戲作簡朱天球
- 細看壁上題名記,六十年間只五人。 -- 出自宋·尤袤·臺州四詩
- 暫馭青鸞紫鳳,來玩十洲三島,旌旆卷芙蓉。 -- 出自宋·王質(zhì)·水調(diào)歌頭·河漢湛秋碧
- 何當載而歸,妙策三十六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安國置酒敬簡堂分韻得柳暗六春字
- 回環(huán)煙塢深,有此溪十畝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陪舍人兄過陳仲思溪亭深有買山卜鄰之意舍人
- 但酌潘公醽,一舉累十觴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次韻張伯子餉柑
- 坐肉荒歲骨,豈但醫(yī)十全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
- 進乃隔九虎,退且辨十牛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用才子富文華校讎天祿閣韻贈周教授
- 房陵望毗陵,計舍六十余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別俞君任通判三首
- 雨行本自貪風(fēng)便,四十里程真劈箭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呈趙帥
- 胡為冒所戒,一臥復(fù)十日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病起四詩·一節(jié)食
- 山膚與水豢,嘗味幾十七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病起四詩·一節(jié)食
- 興衰今昔殊,郭姓尚十七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郭家洲
- 志在神皋,氣雄云夢,十吞八九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水龍吟·從來江左夷吾
- 本元一字堯夫易,八十一篇揚子玄。 -- 出自宋·陳瓘·了齋自警六首
- 古云末路難,百里九十半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秋日雜興
- 晚晴紫翠溢平川,三十六峰凝霽煙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將至嵩山遠觀瀑布
- 朱車輪兩轓,畫戟門十旌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上姑丈閭丘通牧少卿
- 古人戒在末路難,九十常為百里半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回心嶺
- 玉人今夜教何處,二十四橋空月明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聽王子定吹簫
- 駑驂無取休推轂,二十四蹄肥苜蓿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送吳使君
- 樓閣濛濛,斷虹明處,十里暮云深。 -- 出自宋·趙子發(fā)·少年游·曉山日薄半春陰
- 相望萬里,悲我已是十年流。 -- 出自宋·李光·水調(diào)歌頭·獨步長橋上
- 惟吾始生朝,汝祖五十八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良嗣壬申年來為生朝壽作一詩答之
- 人駿涉沙漠,春風(fēng)移十年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送蕭德起赴召
- 湘西岳麓法華臺,四十年中又再來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登岳麓法華臺岳兵火后寺已兩創(chuàng)惟臺為舊物當
- 何但光孔圣,亦已照十哲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學(xué)山野燒異常登高泮宮如在火池中間泮師率諸
- 鏡里絲絲發(fā),平時六十春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次韻李士舉丈除夕
- 我老更可憎,比翁窮十倍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大雷雨中舟過蒼溪懷杜子美
- 金牛何處,玉樓高聳十二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念奴嬌·瑤池倒影
- 敲門喚良友,舍木森十尋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暇日約諸友生飯於石泉以講居貧這策樞密富丈
- 來轅去櫂自驚頻,七十無多半在陳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復(fù)用前韻
- 三千避席方懷古,四十無氈獨見公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交韻漳州鄧教授二首
- 清池環(huán)小翠,一室僅十肘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劉寬夫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