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9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故國三千里,新春五十年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渭上送李藏器移家東都
- 自聯金閨彥,頡頏三十春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轉運少卿生日
- 翩翩書記早曾聞,二十年來愿見君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送李司直歸浙東幕兼寄鮑將軍(一作朱灣詩)
- 庵前誰為子磨{博十換土},春鶯巧囀忽當筵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眾舉毗盧作僧正以詩勉之
- 如公舉世幾何人,八十年齡自在身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答李正議見貽
- 憔翠尚一邑,聲名空十年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送河秘校鬲主簿良原
- 人生大節在行藏,七十歸休有舊章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次韻玉汝弟乞致仕不允
- 笙歌里、身住幾何年,十字兒、頭邊下撇。 -- 出自宋·仲殊·步蟾宮·仙郎心似長江闊
- 白發白髭須,僧年八十余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游雁蕩山八首·贈東庵約公
- 紫芝別我天臺去,翁十深山自結茅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懷趙紫芝翁靈舒
- 出門聊寄雙遠目,二十四凹峰轉青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偶成五首
- 三山來由北巖溪,三十里近何崛奇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趙宗判請游巖溪
- 龍車自向思陵掩,三十六宮春色深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清明過了日晴佳,九十韶光便有涯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復慚文未老,年既三十四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題欒城第三集
- 金英玉樹斗玲瓏,九十秋光聚此中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花月二首
- 今茲水用事,檐雨四十日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魯墟行
- 肺胃清如洗,悠然二十詩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夜讀老杜星月詩二十首
- 誰能跨鶴乘西顥,三十三天取次游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次韻虞叟九兄七月一日作
- 人言抱子晚,君已三十四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舉子
- 我初養柏兒,年紀三十四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哭小侄梅老
- 更醫再而三,歷齒一十二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哭小侄梅老
- 春糧了朝炊,細大供十口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自述一首
- 石遺半缺齧,行草百十七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王千里得晉獻之保母碑及硯索詩
- 半生寒餓湖山里,八十重來坐玉堂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存沒口號
- 初日酣晴,柔風逗暖,十分情致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水龍吟·當年睡里聞香
- 寒欺雪屋青燈夜,六十猶癡始是癡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春日雜興
- 策名奉常第,年已三十余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讀折詩效其體
- 君不見顏子白頭才十九,要與彭鏗骨如朽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月下大醉星侄作墨索書迅筆題為醉矣行
- 云龍怒吼出山去,二十里云行上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入閩
- 焦枯寬一分,熱惱清十倍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夜聞雨用誠齋新涼韻
- 荒山寒入雪夜燈,三十年來無本子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贈背書人王生
- 忽然浩嘆聲軒昂,二十八宿俱韜藏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曹實聽舅氏彈琴
- 一鋪兵十人,一飯肉十斤,日費少府如千緡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檻虎行
- 白發誰能鑷,年來四十余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武功縣中作三十首
- 反復千萬意,一百六十言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答竇知言
- 只不合、說破玄機,是十分罪過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鏡 搜己過
- 口訣金身長丈六,二十八宿會圣賢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七寶玲瓏 繼重陽韻
- 世事無端,惱人方寸,十常八九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龍吟 送張大經御史,就用公九日韻,兼簡
- 六橋相望,蘭橈不斷,十里水晶宮殿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永遇樂 至元辛卯春二月三日,同李景安提舉
- 【幺篇】獨倚危樓,十二珠簾掛,風簫颯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【仙呂】點絳唇
- 七十年間,十歲頑童,十載狂嬴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折桂令·想人生七十猶稀
- 憶昔試藝時,年丁二十九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予奉詔總裁元史故人操公琬實與纂修尋以病歸
- 升堂拜嚴父,鶴發七十余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出門辭為蘇鵬賦
- 擬號個中者,還當二十年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林下戲題
- 眼前云海波瀾闊,七十二峰游泳之。 -- 出自·老舍·黃山云
- 長安五月看花時,八十桐翁忙著詩。 -- 出自·老舍·致章老
- 到家不再出,一頓俄十年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憶山送人
- 蠶谷聊自給,如此已十年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途次長安上都漕傅諫議
- 雄兵百萬如倒山,三十年來一翻手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氐帶箭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