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3個(gè)字的詩句
十在第三個(gè)字的詩句
- 八月十五夜何其,鵝湖漾舟人未歸。 -- 出自明·周翼·中秋與楊氏諸昆季泛舟鵝津
- 畫闌十二無人倚,一半梨花一半鶯。 -- 出自明·朱訥·燕
- 江都十月花零落,莫遣龍舟望幸新。 -- 出自明·朱應(yīng)登·大駕東巡野語
- 周禮十二政,散貨首所宜。 -- 出自明·朱瞻基·書愧詩示戶部尚書夏原吉
- 兒有十尺麻,為君系三綱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董烈婦行
- 山城十日雨,家國百年心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循州春雨
- 徐子十□周,邃討務(wù)精純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夢唐寅徐禎卿(亦有張靈)
- 后二十余年,寺遂復(fù)故。 -- 出自明·紫柏大師·楞嚴(yán)廢寺
- 琳宮十二夜生光,車馬闐駢選佛場。 -- 出自明·鄒迪光·中秋虎丘紀(jì)勝
- 底用十分迷殢,翠陣紅行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風(fēng)流子·舊夢憶錢塘
- 寒冬十二月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觀放白鷹其二
- 寒冬十二月,蒼鷹八九毛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觀放白鷹其一
- 回看十年事,黃葉卷秋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哭王子立次兒子迨韻三首
- 市橋十步即塵土,晚雨瀟瀟殊未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陳伯比和回字復(fù)次韻
- 詩成十日到,誰謂千里隔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除日見寄
- 事在十年外,吾計(jì)亦已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東坡八首(并敘)
- 誰云十三弦,音節(jié)如佩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破琴詩(并引)
- 憶年十五心尚孩,健如黃犢走復(fù)來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百憂集行
- 從軍十年余,能無分寸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橫吹曲辭·前出塞九首
- 八年十二月,五日雪紛紛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村居苦寒
- 春風(fēng)十里揚(yáng)州路,卷上珠簾總不如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贈別二首
- 春風(fēng)十里揚(yáng)州路,卷上珠簾總不如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贈別二首之一
- 鳳樓十二神仙宅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玉樓春
- 鳳樓十二神仙宅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其三
- 皇漢十二帝,唯帝稱睿哲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感諷五首 其二
- 雁柱十三弦,一一春鶯語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生查子
- 孟冬十月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孟冬篇
- 先問十常侍,次求百公卿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相和歌辭·估客樂
- 細(xì)數(shù)十年事,十處過中秋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水調(diào)歌頭·細(xì)數(shù)十年事
- 金盞十分須盡意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玉樓春
- 憶昔十五心尚孩,莫怪頻頻勸酒杯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胡笳曲·七拍
- 經(jīng)營十日苦無舟,慘慘椎心淚血流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脫京口·得船難
- 去國十年老盡、少年心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虞美人 宜州見梅作
- 奔走十二蟲,羅網(wǎng)不及遮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記歲莫鄉(xiāng)俗三首其三守歲
- 純陰十月晚,勁氣肅群驕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王公生日
- 四月十七,正是去年今日,別君時(shí)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女冠子·四月十七
- 獻(xiàn)賦十年猶未遇,羞將白發(fā)對華簪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贈闕下裴舍人
- 莫愁十三能織綺。 -- 出自南北·蕭衍·河中之水歌
- 昔年十四五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秋夕嘆白發(fā)詩
- 一春十病九因酒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蘭陵王·桃花瘦
- 遂使十余載,此路常周旋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憶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韻
- 畫樓十二。 -- 出自宋·汪藻·點(diǎn)絳唇·高柳蟬嘶
- 四海十年兵不解,胡塵直到江城。 -- 出自宋·陳克·臨江仙·四海十年兵不解
- 暗數(shù)十年湖上路,能幾度,著娉婷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江城子·畫樓簾暮卷新晴
- 暗數(shù)十年湖上路,能幾度,著娉婷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江城子·畫樓簾幕卷新晴
- 美人十二船中坐,猶把金猊炷好香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五十四
- 小娃十歲唱桑中,盡道吳風(fēng)似鄭風(fēng)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吳下竹枝歌(七首。率郭羲仲同賦)
- 手中十指有長短,截之痛惜皆相似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胡笳十八拍·第十四拍
- 邊城十一月,雨雪亂霏霏。 -- 出自·高適適·雜曲歌辭·薊門行五首
- 自憐十五馀,顏色桃花紅。 -- 出自唐·張潮·長干行(一作李白詩,一作李益詩)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(shí)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(shí)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(shí)
- 旹
- 是
- 昰
- 時(shí)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鰤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