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3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遙想十二樓前,琪花開已遍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酹江月/念奴嬌
- 綠荷十里吐秋香,湖水掌平如鏡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酹江月/念奴嬌
- 一春十病九困酒,三月都無兩日晴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春游
- 持戒十年今始定,邯鄲夢不到寒衾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中
- 籬落十分春意思,人家一色玉欄干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雪后
- 揚州十里春猶在,細柳營深解鐵衣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趙端明萬花園
- 閉門十日雨淋漓,洗盡紅香了未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海棠盛開而雨
- 江鄉十月稻成熟,茅屋一燈山寂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山居
- 加我十九年,雪頷埋霜須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古人行
- 俯仰十年如夢耳,舊題剝落已塵埃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宿芙蓉驛
- 每思十年事,雪涕時沾巾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別蒙侄
- 寧知十日雨,換此兩鬢霜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久雨
- 禍常十八九,鴉故告之故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二禽
- 空山十日雪塞門,天荒地老無行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合紙屏為小閣畫臥袁訪戴其上名之曰聽雪各與
- 轉頭十五年前話,獨立東風舉似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銓瑣
- 重綈十襲不敢吮,誰作猗那頌於穆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三次韻答惠蘭亭紙翠毫筆
- 空山十日雨,茅屋無炊煙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俞尉
- 宮商十四弦俱應,總向祁山一處聽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題登云約
- 江湖十載春無據,天地一舟歸有期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用程兄韻奉諸公題跋還人
- 世熊十年多客夢,月明千里少朋交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寄至能
- 邂逅十八公,俱作笙鶴吟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避暑冷泉
- 草蘆十具牛如辦,卻是求田勝本初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鄭省倉見寄
- 新詩十九首,麗格出青冥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喜覽涇州盧侍御詩卷
- 同行十日程,僮仆性亦敦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答竇知言
- 朝朝十指痛,唯署點兵符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從軍樂二首
- 憲皇十一祀,共得春闈書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贈任士曹
- 八月十五夜,一似沒柄扇。 -- 出自唐·李貞白·詠月
- 今日十分識破,妻男是,冤家債主廝督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·無涯火院
- 三島十洲仙會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西江月·大道都來六字
- 賞玩十洲三島,縱閑游、閬苑瑤臺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勸沃州孫仙進道
- 山侗十愿報師恩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十報恩
- 功夫十分圓備,訪蓬瀛、步步煙霞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趙抱玄
- 饒你十分顛傻,卻怎禁,堅志專專鍛煉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曹八先生
- 要占十洲仙位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桃源憶故人 寄主薄王彥文
- 風仙十載去朝元,處端云路將應早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踏莎行·步步無生
- 飄蓬十載,游程萬里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解冤結 自詠
- 云散十方三島,洞天深、月明風裊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水龍吟 道運
- 舊事十年夜雨,不堪重到心頭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木蘭花慢·笑平生活計
- 娃兒十五得人憐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朝中措 題闕
- 陂陀十里,蒼鬢夾路,清風緩引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龍吟 九日同諸公會飲鐘山望草堂有感
- 誰能十萬更纏腰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木蘭花慢 燈夕到維揚
- 風雨十年,江湖千里,望美人兮天一涯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沁園春 呂道山左丞覲回,過金陵別業。至元
- 三界十分通徹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無夢令·閑把心香暗*
- 俯思十載間,行事賤如畜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贈劉俊民先輩
- 于時十月交,日月會龍犭尨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贈劉俊民先輩
- 爾才十倍丕,雅志復精皦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示呂生(有序)
- 孔五十三易疏泄,漲痕猶見與橋平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過寶帶橋有詠
- 燕云十八飛騎,奔騰如虎風煙舉。 -- 出自當代·金庸·水龍吟·燕云十八飛騎
- 君看十萬頭顱價,遍地鉏麑欲噬人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紀事二十四首
- 懸絲十命但恃粥,力單弗任惟哀憐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拆屋行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