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2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四十余年萍蓬將七十,又何必越之南燕之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前韻述將歸
- 七十返初服,無復韍{左韋右末}{左韋右合}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讀孟君復贈岳仲遠詩勉賦呈二公子
- 三十七日晝夜雨,中間一雪終無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人日立春記苦雨無冰
- 三十年為世,吾今迫六旬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三十年吟
- 一十六度蓂莢新,兩見焦頭花巷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三月二十九夜二更杭火焚花巷壽安坊至四月一
- 七十五翁無□□,□樓聊且隔簾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十七日大雪
- 四十青春七十翁,客樓時得一樽同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楊復之歸吾里
- 七十四翁詩萬篇,一句梅花吟不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東平張智卿梅軒嘗以墨梅一幅自隨
- 三十年前此路行,來車去馬唱歌聲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苦竹港寓壁
- 五十余年閱此畫,偶許后死頻過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遇李尊師
- 九十日春已十日,清晨閒步小園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劉元煇元日
- 四十六載別,世事難具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呂主簿還任永豐
- 六十余年老病身,少曾識破世間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俗嘆
- 五十五時官早休,即今七十復何求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乙未歲除二首
- 六十年間事,歷歷尚可模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憶我二首各三十韻
- 七十尚爭三屈指,掛冠一紀此差奇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用五男兒再賦
- 七十二年事,沉吟暗自驚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戊戌元日三首
- 九十日秋猶暖熱,一枝謝又一枝開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手種芙蓉入秋盛開
- 八十余年無俗盧,只應幽會有蓮華。 -- 出自宋·馮如晦·拙詩五十六言贈富樂山海公長老
- 三十六峰下,有此奇偉男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讀謝章奏疏賦朝陽吟
- 七十不回頭,汝亦自苦耳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生日自嘲
- 二十四友金谷宴,千三百里錦帆游。 -- 出自宋·葛秋崖·絕句
- 六十六十四,甲甲卦卦圓。 -- 出自宋·葛寅炎·題三易備遺
- 五十孺慕朱壽昌,刺血寫經毛發蒼。 -- 出自宋·龔孟夔·送孟和卿平陽尋母
- 三十年前人已往,樓臺不是舊樓臺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雜興
- 二十年朋友,同吟五字詩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寄趙碧瀾右之
- 二十里松山色里,天晴時節一枝筇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天童寺
- 二十斛珠光燦爛,且無日糴太倉愁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謝人惠米
- 三十年趺坐,何曾下此山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贈護國寺山上宏道者
- 三十六溪清淺水,二十四重高下山。 -- 出自宋·顧士龍·西峰山
- 三十七年渾夢境,六千馀里邈神京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上政府五首
- 四十行將至,空懷晚歲憂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書懷二首
- 七十五年間,飛電才一瞥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宋元繪挽詞
- 三十分司泉石主,馬蹄塵外得聞名。 -- 出自宋·何異·題李國博東園
- 六十年來見弊由,仰蒙龍勅降南州。 -- 出自宋·胡則·奏免衢婺丁錢
- 三十六峰秋色里,月明人倚玉闌干。 -- 出自宋·黃庭美·題方丈
- 五十年升平一迷,卻驅萬騎出關西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題魯山溫泉
- 四十年間此別離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別昭德第愴然傷懷
- 二十學於寺,有意重蓋覆。 -- 出自宋·郟亶·太倉隆福寺創觀音院以詩百韻寄妙觀大師且呈
- 三十年前的秀才,而今面目現如來。 -- 出自宋·江立信·贈儒僧空谷二首
- 王十踐衰境,加我在明年。 -- 出自宋·江休復·句
- 二十年前題漢柱,為君飛動不勝情。 -- 出自明·蔣山卿·贈別孫刑部還京次衡山韻
- 四十年來耆舊語,李謝劉楊遺愛深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寄題浮梁縣豐樂亭
- 七十之齡,德烈方恪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華之高壽魯齋先生七十
- 六十里間無一字,幾多心事付三嘆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代簡汪明卿
- 九十春光清晝永,百千歲頌壽星明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壽張南坡
- 五十年間富貴中,生來玉樹飽春風。 -- 出自宋·李春叟·挽趙秋曉
- 三十已白發,歲常苦嚴冬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負暄
- 四十心未展,垂翅渭川側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送呂思道
- 三十年間不須說,可堪相照發星星。 -- 出自宋·李公明·遇故人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