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2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六十上清冥,曉緘東越藤。 -- 出自唐·喻鳧·早秋寺居酬張侍御六韻見寄
- 二十二年文教主,三千上士滿皇州。 -- 出自唐·黃頗·和主司王起
- 三十年前記此過,皆春樓下駐行窩。 -- 出自唐·李質·過揚州
- 四十三年虛過了,方知僧里有唐生。 -- 出自唐·段成式·送僧二首
- 三十六鱗充使時,數番猶得裹相思。 -- 出自唐·段成式·寄溫飛卿箋紙
- 三十驊騮一哄塵,來時不鎖杏園春。 -- 出自唐·李郢·春晚與諸同舍出城迎座主侍郎
- 四十九年前及第,同年唯有老夫存。 -- 出自唐·崔安潛·報何澤
- 二十二三年,游秦復滯燕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陳情獻江西李常侍五首
- 三十六里西川地,圍繞城郭峨天橫。 -- 出自唐·顧云·筑城篇
- 四十年前百戰身,曾驅虎隊掃胡塵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羽林賈中丞
- 三十年來要自觀,履春冰恐未為難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依韻修睦上人山居十首
- 四十三年秋里過,幾多般事亂來空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廬陵九日
- 三十年來成一夢,摩挲石刻鬢添絲。 -- 出自唐·鄭損·瓊花
- 五十年鴻業,東憑渭水流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依御史溫飛卿華清宮二十二韻
- 四十五秋宵,月分千里毫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中秋月
- 九十日秋色,今秋已十分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中秋月(一作瘳凝詩)
- 二十年前曾此到,一千年內未歸來。 -- 出自唐·王喦·題嚴君觀
- 九十日秋色,今宵已半分。 -- 出自唐·廖凝·中秋月
- 三十年前共苦辛,囊螢曾寄此煙岑。 -- 出自·李中·壬申歲承命之任淦陽再過廬山國學感舊寄劉鈞
- 三十六天皆有籍,他年何處問歸程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贈王貞素先生
- 二十三家同愿識,素騾何日暫還城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游方山宿李道士房
- 四十里城花發時,錦囊高下照坤維。 -- 出自唐·張立·詠蜀都城上芙蓉花
- 二十七人同舉義,幾人全得舊功名。 -- 出自唐·孫元晏·晉·劉毅
- 二十年前此布衣,鹿鳴西上虎符歸。 -- 出自唐·羅炯·行縣至浮查寺(一作羅晌詩)
- 九十九岡遙,天寒雪未消。 -- 出自唐·蔣吉·漢東道中
- 八十年前棠樹陰,竟陵太守公先人。 -- 出自唐·鄭遨·與羅隱之聯句
- 四十馀年內,青山與白云。 -- 出自唐·棲蟾·贈南岳玄泰布衲
- 五十余年四海清,自親丹藥得長生。 -- 出自唐·嵩岳諸仙·嫁女詩
- 七十二玉女,化作黃金芝。 -- 出自唐·密陀僧·湖城廳吟
- 三十七年回首。 -- 出自元·李俊明·清平樂 壬申歲六月十四日
- 三十九年至正壬寅,同在京華,遇其壽日,語及舊作,遂再和前韻四海之間,難弟劣兄,白頭二人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沁園春 可行弟泰定甲子壽日,賦樂府沁園春
- 愛十里縈紆,水云圖畫,鼓吹風雷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木蘭花慢 秦淮,次湯碧山教授韻
- 九十韶華容易老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孚·漁家傲 和
- 八十鄰翁頭似葆。 -- 出自元·馬熙·漁家傲·八十鄰翁頭似葆
- 六十年來,尋常交際,江海鷗盟總不寒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沁園春 晨起對雪,復寫余懷
- 七十年前,抱麟虛負雙親夢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點絳唇 初度作
- 時十三年六月初也牙齒豁來久,老氣尚橫秋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水調歌頭 洪武九年秋,余下居千墩,嘗作水
- 把十年、湖海舊相知,從頭說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滿江紅 送馬公振
- 五十不富貴,蹉跎又六年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吳下詠懷(八首)
- 夾十里秦淮笙歌市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書夜樂 懷金陵
- 悵十載分攜,幾番回首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齊天樂 張翔南寓金陵時,嘗有寄金子尚魏彥
- 二十五聲秋點,三十六宮夜月,橫笛按伊州。 -- 出自元·顧阿瑛·水調歌頭 天香詞
- 三十六峰青矗,三百六灘碧逝,歸路杳重重。 -- 出自元·徐遜·水調歌頭 式古堂書畫題跋卷二十
- 輝十方三界,元邁冰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春從天外來
- 六十時歸五日聚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蘇幕遮 乾坤卦象明道 以下有墻頭花十首乃曲
- 九十日春將解印,兩三杯灑自尋盟。 -- 出自宋·李時·春暮
- 二十三日城南醉歸,擁孤詠,連得四篇半,與未已而夜寒手龜,不能足也。 -- 出自元·凌云翰·蘇武慢 鳴鶴余音 世傳全真馮尊師蘇武慢二
- 四十三年今日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清平樂 壽內
- 有十分清,十分淡,十分閑。 -- 出自元·明本·行香子 以上八首見春花集卷十二
- 四十萬軍生入土。 -- 出自元·梵琦·漁家傲·聽說娑婆無量苦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