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2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二十八宿佐中興,英雄多是僰陽人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多景樓醉歌
- 二十年、重過南樓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糖多令/唐多令
- 二十年、重過新灘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糖多令/唐多令
- 四十九年蘧伯玉,此生畢竟是邪非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過泰和宮
- 經十載,過三湘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鷓鴣天·憶昔追游翰墨場
- 八十慈親發未華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丑奴兒/采桑子
- 已十八年矣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臺城路/齊天樂
- 三十六梯眺遠,任半空笑語,飛落人間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瑤臺聚八仙/新雁過妝樓
- 二十四簾冰壺里,有誰在簫臺猶醉舞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大圣樂·隱市山林
- 九十春光已暗過,雕闌花信竟如何。 -- 出自明·景翩翩·四月一日雨
- 二十五弦彈箜篌,猩紅衫子葡萄筿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擬古樂府(有序)
- 二十四潭爭一橋,驚泉噴薄幾時消。 -- 出自清·屈大均·雨過三峽橋上作
- 呼十卻為石,喚針將作真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戲妻族語不正
- 四十萬人俱下世,元戎何用讀兵書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長平
- 六十老翁無所取,二三君子不相遺。 -- 出自唐·包佶·戲題諸判官廳壁
- 四十擁旄非不貴,更看黃發珥貂蟬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判府曹宣徽生日
- 二十年來野逸身,懶能奔走傍埃塵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同象之方叔過凈因璉上人
- 六十復過六,逐物何當足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景仁作夜
- 四十載,兩人在,總白頭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水調歌頭·閏馀有何好
- 況十分端正,更鼓舞衰翁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八聲甘州·掃長空
- 九十頭雪雪,多應笑野人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贈朱道士
- 七十二灘聲共聞,一朝路向李溪分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李溪曲別鄭遇
- 二十四航春水滿,有誰來此上扁舟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四十病身誰役汝,小車搖兀過長干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二十年中兒又女,人間獨自有傷心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四十之年又過一,春光回施少年人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二十四番風信催,郭南間道有花開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九十春光即漸休,莫將雙眼上層樓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四十才如此,將來事可吁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次韻芻父秋懷
- 四十九年蘧伯玉,西湖一陣桂風吹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西湖早秋
- 三十年來無世味,清修除是老僧知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次韻知縣兄秋懷三首
- 二十五聲春點靜,月明池上柳疏疏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一百四十七
- 七十三分今過二,且然無忤白鷗盟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悟前生
- 九十日春今五十,自挼紅蕊繞階行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小亭詩
- 四十馀一年,侵尋行老景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邢兄招納涼大善以醉眠不及往大篇見嘲一筆走
- 二十八年間,凡事公見之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送陸放翁赴落致仕修史之命
- 六十還朝今八十,卻歸修史幾人知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放翁入朝后寄
- 三十馀年吟冷語,今年吟到水晶宮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熱
- 二十年,空挫過,只飄蓬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水調歌頭·一個奇男子
- 九十日、秋光能幾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賀新郎·風雨今如此
- 三十六峰凝曉翠,一溪流水生秋綠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滿江紅·憶昔秦時
- 二十年在江湖,楓亭柳驛,往事都曾覽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酹江月/念奴嬌
- 九十韶光那得久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蘭陵王·桃花瘦
- 五十四卦為歸姝,惟幽人吉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滿江紅·曉傍蒼崖
- 五十八翁,堪喜亦堪嗟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江城子·幾年詩骨雪槎牙
- 二十四、經行處,舊月今橋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風流子·小樓簾不卷
- 三十年前氣掛天,老來身世竟茫然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感懷
- 四十飛騰斜暮景,笑雙篷、一懶無他畫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賀新涼/賀新郎
- 五十到頭公老矣,只可鷺朋鷗友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賀新涼/賀新郎
- 前十日、鵲橋飛寶革空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最高樓·朝元了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