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已嗟漂泊三年別,更負從容十日歡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晨發故關寄逢吉
- 欲睡動尋千日酒,憐香真惜十年薰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答君東天津夜泊
- 心深不滅三年字,病淺難銷十步香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虞淡然在告
- 算公田二頃,誰如元亮,吳牛十角,未比龜蒙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沁園春·再見新正
- 香來寶地三千界,露入金莖十二盤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鷓鴣天 中秋夜飲倪文仲家蓮花白,醉中賦此
- 魂歸寥廓魄歸煙,只住人間十八年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悼楊氏妓琴弦
- 從此東風還入手,管教桃李十分春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梅花
- 江風颼颼江水寒,不見長安十年話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琵琶行
- 瓊樓冷落琪花空,更作胡笳十八拍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琴歌
- 驚濤飛起銀花舞,萬頃寒光十二樓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捲雪樓
- 從教水擊三千里,別是煙飄十二樓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仙槎寄呈王待制
- 驅磨花月三千界,斷送風波十二時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寄王察院三首
- 煉就紅鉛不計斤,五湖四海十余春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客省
- 舉頭忽已三更上,上有瓊樓十二重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瑤臺散天花詞三首
- 惠然為我鼓長琴,聲里胡笳十八拍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陶琴師
- 杖頭挑起一天云,政是梅花十月春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坦菴告別
- 聞道青城有老吳,話頭入耳十年余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吳草裘
- 君不見古人樹桑在墻下,五十衣帛無凍者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畦桑詞
- 天津閣道轥趯昽,歸來瑤臺十二層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僧道士蔣玉壺長歌
- 分明化石心難定,多謝云娘十幅箋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海上 七
- 問到年華更羞怯,背人偷指十三弦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碧闌干
- 一時渡海望不見,曉上青樓十二重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古意
- 蘇溪亭上草漫漫,誰倚東風十二闌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蘇溪亭
- 無人說向張京兆,一曲江南十斛珠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閑居雜興五首
- 天雞唱罷南山曉,春色光輝十二樓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朝元引四首
- 今來樹似離宮色,紅翠斜欹十二樓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泉州刺桐花詠兼呈趙使君
- 常思劍浦越清塵,豆蔻花紅十二春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寄兵部任畹郎中
- 念子為儒道未亨,依依心向十年兄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亂后旅中遇友人
- 自從亂后別京關,一入煙蘿十五年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亂后出山逢高員外
- 無由住得吟相伴,心系青云十五年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宿東林寺題愿公院
- 蕓閣為郎一命初,桐州寄傲十年馀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哭張十八校書
- 清齋若見茅司命,乞取朱兒十二斤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懷華陽潤卿博士三首
- 預恐浮山歸有日,載將云室十洲東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寄題羅浮軒轅先生所居
- 偶因歌態詠嬌嚬,傳唱宮中十二春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孟才人嘆
- 梨園羯鼓三千面,陸海鰲山十二峰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鷓鴣天·紫禁煙光一萬重
- 朱欄畫棟金泥幕,卷盡紅蓮十里風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鷓鴣天·紫禁煙光一萬重
- 鳳凰臺上深深愿,一日和鳴十二時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鷓鴣天·燭影搖紅玉漏遲
- 憑闌試問秦樓路,瞥見纖纖十指柔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鷓鴣天·紫陌朱輪去似流
- 滿堂花醉三千,看妙舞、六么十八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柳梢青·正好江南
- 問訊紱麟何日是,臘月生辰十九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乳燕飛/賀新郎
- 楚國封疆六千里,荊門巖巒十二碚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句
- 席分珠履三千客,后列金釵十二行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題太和樓壁
- 受降新筑壯三屯,燈火遙連十萬村。 -- 出自明·戚繼光·三屯新城工成志喜
- 一年三萬六千刻,玉漏唯余十二時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歲除日
- 蒲坂之城在其涯,渠渠碧瓦十萬家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知儀州太保蒲中書齋
- 斜封一幅竹膜紙,上有文字十七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得王介甫常州書
- 并州自古近胡地,牛酒常行十萬兵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薛十水部通判并州
- 節旄零落都無詠,枉在胡中十九年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書李學士北使集後
- 階前已見三分落,枝上都無十日繁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和仲咸杏花三絕句
- 朝回攬轡聊四望,移下五城十二樓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對雪示嘉佑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