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相逢出處何須問,五嶺清平十月涼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廣州陳繹諫議和陳薦宋敏求二龍圖二首
- 一篇和遍東西府,六律更成十二宮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門下劉侍郎直宿寄蘇左丞
- 退居尚有三師在,好事須為十日留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癸丑二月重到汝陰寄子瞻二首
- 洛水留人一向干,雪泥溢路十分寒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呂由庚推官得替還洛中二首
- 漫傳鉛鼎八百歲,未比金釵十二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過毛國鎮夜飲
- 臨風舉酒千鍾盡,步月吹笳十里聲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孔教授武仲濟南四詠其二北渚亭
- 聞公歸橐尚空虛,近送楞嚴十卷書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毛國鎮生日二絕
- 洛水留人一向乾,雪泥溢路十分寒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呂由庚推官得替還洛中二首
- 富貴早知皆有命,君應未厭十年賒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臨江蕭氏家寶堂
- 大鼎知難一手扛,此心已自十年降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讀傳燈錄示諸子
- 佛宇爭雄一山甲,僧廚坐待十方供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歸宗寺
- 三更試上南樓看,無限繁星十里中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留守與賓客會開元龍興寺觀燈余有故不預中夜
- 兒孫期我八十年,宅成可作十年客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李方叔新宅
- 厭居巴蜀千山底,決住荊河十頃田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任師中通判黃州
- 二公皆吾里人,訥之化去已十一年,而順公七十四,神完氣定,聰明了達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贈景福順長老二首〈并序〉
- 虹腰宛轉三百尺,鯨背參差十五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新橋
- 紅消白瘦香猶在,想見當年十八娘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乾荔支
- 鄰居屈指今誰在,一念傷心十五年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寄眉守黎希聲
- 玉皇重賜瑤池宴,瓊筵第二十四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齊天樂·玉皇重賜瑤池宴
- 遼天月借三秋白,陸地蓮開十丈紅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汪給事守鄂渚元宵代江夏宰吳熙仲獻燈
- 旌旗千騎擁春華,傾動臨川十萬家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董侍郎山園燕樓宗丞
- 龍墀射策三千字,未抵胸中十萬兵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平江呈毅夫侍郎
- 朱門縱有三千客,青眼毋忘十八公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友松亭代松語
- 古今胸次浩江河,才比諸公十倍過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昭武太守王子文日舉李賈嚴羽共觀前輩一兩家
- 昨夜朔風吹倒人,梅花枝上十分春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素梅 十三
- 老夫欲語不忍語,倚遍危樓十二闌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雪后
- 魚鹽市井三吳俗,番島舟航十丈檣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過武塘
- 五侯七貴爭取憐,一笑可得十萬錢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江南婦
- 一簫一劍平生意,負盡狂名十五年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漫感
- 仙山樓閣尋常事,兜率甘遲十劫生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268
- 猰貐猰貐厲牙齒,求覆我祖十世祀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171
- 臺宗晤后無來去,人道蒼茫十四年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151
- 觀理自難觀勢易,彈丸壘到十枚時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19
- 熙朝仕版快茹征,五倍金元十倍明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64
- 回羨河陽賢父子,雪堂曾伴十年閑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潘豳老出十數詩皆有懷蘇儋州者因賦二首之一
- 心火成灰不復然,故園笑別十三年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局中歸
- 敢負清涼阿師約,西庵先辦十年閑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留別王閑叟
- 季真待得東還日,初見紅蕖十畝秋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題永城縣園水亭
- 忍穿布襪與青鞋,困走京塵十二街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席上分韻寄陳傳道
- 可人方外二三子,與爾樽中十八仙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許永席上賦
- 是身脫使先朝露,圖像聊依十七賢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重別和上人
- 將家須向習池游,難放西湖十頃秋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離齊州后五首
- 不似秦箏能合意,滿堂傾耳十三弦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贈彈琴者
- 溪邊隨事有桑麻,盡日山程十數家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漫書五首
- 益算更希沾上藥,今朝第七十重陽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白菊三首
- 洛陽春日最繁華,紅綠陰中十萬家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看花四絕句
- 秋風索索連江起,暮過煙波十余里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松江
- 躍馬津亭未幾何,宦游容易十年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聶之美重游東郡二首
- 不須到日方登歷,已在君家十二詩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沖卿通判河中府
- 寒江西來曳練長,群峰森羅十二戟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介甫作巫山高命光屬和勉率成篇真不知量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