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長安里中荒大宅,朱門已除十二戟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雜曲歌辭·傷歌行
- 洛陽宮闕當中州,城上峨峨十二樓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洛陽行
- 玉毫不著世間塵,輝相分明十八身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題玉像堂
- 茅山近別剡溪逢,玉節青旄十二重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贈道士
- 巴江上峽重復重,陽臺碧峭十二峰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巫山曲
- 巴山上峽重復重,陽臺碧峭十二峰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樂府雜曲·鼓吹曲辭·巫山高二首
- 千鈞巨石一發懸,臥之石下十三年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學仙二首
- 停車欲去繞叢竹,偏愛新筠十數竿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將往滁城戀新竹,簡崔都水示端
- 小臣萬死無遺慨,曾見天家十八朝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河間
- 又不見睢陽將軍怒切齒,三十六人同日死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去年十月九日余至燕城今周星不報為賦長句
- 小池誰見鑿時初,走水南來十里余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滕校書使院小池
- 病來無事草堂空,晝水休聞十二筒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所居首夏,水木尤清,適然有作
- 家山到日將何入,白象新秋十二圍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送圓載上人歸日本國
- 人間底是無波處,一日風波十二時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鷓鴣天·西塞山邊白鷺飛
- 將軍快上屯田計,要納降胡十萬人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游景叔聞洮河捷報寄諸將四首
- 畦丁收盡垂露實,葉底猶藏十二三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謝楊履道送銀茄四首
- 兩忘琴意與己意,乃似不著十指彈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聽崇德君鼓琴
- 雖然猶愿及此春,略講周公十二政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流民嘆
- 龍章鳳姿委秋草,天馬長辭十二閑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郭明叔長歌
- 南山四至分明也,一日元來十二時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奉答南山禪師二頌兼呈琦上人
- 蛟鼉出沒三萬頃,云雨縱橫十二峰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和臺源諸篇九首之云濤石
- 人間化鶴三千歲,海上看羊十九年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宋懋宗三月十四日到西池都人盛觀翰林公
- 吾家書齋符青壁,手種蒼瑯十數百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觀崇德墨竹歌
- 昨解弓刀丞太仆,坐看收駒十二閑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曹子方福建路運判兼簡運使張仲謀
- 未衰筋力先扶杖,能救衰年十二三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以虎臂杖送李任道二首
- 殺身愿為魯津伯,申封蘭王十四都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長短星歌
- 用才之地要得人,眼中虛席十四五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鄭彥能宣德知福昌縣
- 煩君斫取西莊柳,扶起春風十萬條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張仲謀家堂前酴醾委地
- 遺愛蜀中三郡有,退身林下十年閑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史天休中散挽詞
- 五更歸夢三百里,一日思親十二時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思親汝州作
- 別乘同來二千石,化民曾寄十三徽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與黔倅張茂宗
- 雨花經席冷如鐵,一縢日轉十二輪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昌上座歸成都
- 壓沙寺後千株雪,長樂坊前十里香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壓沙寺梨花
- 何處胡椒八百斛,誰家金釵十二行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夢中和觴字韻
- 多方挈取甕頭春,大白梨花十分注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明遠庵
- 異時折腳鐺安穩,更種平湖十頃蓮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贈清隱持正禪師
- 莫遣兒童酸打盡,要看霜後十分黃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呈楊康國
- 今日朱方平殄后,虎符龍節十三州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獻尚父大王
- 會應得見神仙在,休下真珠十二行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簾二首
- 蔡倫池北雁峰前,罹亂相兼十九年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錢唐見芮逢
- 泠色初澄一帶煙,幽聲遙瀉十絲弦。 -- 出自唐·薛濤·秋泉
- 冷色初澄一帶煙,幽聲遙瀉十絲弦。 -- 出自唐·薛濤·秋泉
- 曉蟬鳴咽暮鶯愁,言語殷勤十指頭。 -- 出自唐·薛濤·聽僧吹蘆管
- 曉蟬嗚咽暮鶯愁,言語殷勤十指頭。 -- 出自唐·薛濤·聽僧吹蘆管
- 夏田已報七分熟,秋稼方憂十日乾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喜雨
- 梁山泊里逢花發,忽憶吳興十里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 梁山泊見荷
- 臨風舉酒千鐘盡,步月吹茄十里聲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孔教授武仲濟南四詠 北渚亭
- 何年重起扁舟興,會作東湖十日賓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張恕朝奉南京簽判二首
- 佛宇爭推一山甲,僧廚坐待十方供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廬山山陽七詠 歸宗寺
- 早緣民事失茶官,解印重來十二年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周思道朝議歸守漢州三絕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