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解道心空及第歸,此去西天十萬里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短帽輕衫宮樣窄,舞遍胡笳十八拍,曲罷酒闌猶未歸,歸來月色和云白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頌古四十五首
- 描不成,畫不就,三個骰兒拋十九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志公和尚贊
- 未明定觀三千界,且看江西十八灘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送了禪人
- 兒孫遍地覓蹤由,長憶年年十月五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偈頌一百零九首
- 委不委,曹娥讀夜碑,且較三十里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偈頌一百零九首
- 撒下摩泥六七顆,涌高窣堵十三層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忙古參政造金塔盛舍利
- 夜來一曲最高韻,瀉作西江十八灘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送證侍者歸里
- 且令蝴蝶舞三臺,啄木和成十八拍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樸·偈頌四首
- 云遮劍閣三千里,水隔瞿塘十二峰。 -- 出自宋·釋普濟·送僧偈
- 自從南北分枝派,攪動江西十八灘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寧·竹溪
- 江湖旱地千里赤,淮蜀胡塵十丈黃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呈傅左司
- 隔山人聽鷓鴣詞,錯認胡笳十八拍。 -- 出自宋·釋玿·頌古三十一首
- 平章風物詩無敵,玉唾銀鉤十萬行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知府黃寺簿生日
- 天生一本徐熙畫,全是蓬萊十月天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再登蓬萊閣
- 五峰遙拱千巖秀,四水縈紆十里程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留題江亭
- 朝不足,莫不足,六六依然三十六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捏聚大千無寸土,業風吹上十二峰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一十七首
- 飛騎將軍入虜庭,兵機煉得十分精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頌古五十五首
- 八面玲瓏逗月寒,要尋形影十分難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頌古五十五首
- 回首揭天撾毒鼓,聲怨何止十三人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寄石溪和尚自雁宕歸
- 破一微塵相見了,揭翻華藏十三重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寄華嚴賾講師
- 路入深原三四里,林茂雞犬十余家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尋山家
- 百戰場中舞纛旗,將軍立處十分危。 -- 出自宋·釋咸杰·頌古十一首
- 藥山休去,直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一時現前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偈頌一百五十首
- 參玄曾未造玄微,肯學新豐十不歸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送超禪人歸省親
- 勿游魚魯刁刀市,莫逐千干十卜人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示本上座
- 窮途散盡三千客,故國難忘十二樓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送清上人歸暨陽
- 人在白云流水外,一聲折柳十分哀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社日聞笛
- 蹤跡久留千里外,情懷不比十年前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送寧雪磯歸剡
- 最憐一種身難屈,燕雪餐氈十九年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抱節
- 不識朱門識五湖,客中清苦十年余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閑吟
- 衲僧家,沒巴鼻,卻喚六雙為十二。 -- 出自宋·釋行瑛·偈十六首
- 歲月去人如箭急,一年只有十五日。 -- 出自宋·釋洵·偈二十二首
- 把似春風些子妙,施於草木十方周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三界更無些法剩,一身還與十方宜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一點自然兮妙超過去現在,十方平等兮全該內外中間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野水連天半夜月,叢林和氣十方春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拄杖雖無二升米,虛空自有十方身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靈涵萬象兮彼不遺余,坐斷十方兮我無滲漏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寶峰照和尚真贊
- 西風雁字新,東籬菊花老,四十降年談不到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人言閬苑化千樹,不直仙家十二樓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頌古一百首
- 江城早晚重相見,解笑宗雷十八人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和酬郎簽判殿丞
- 今朝九月初五,天色半晴半十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隔山人唱鷓鴣詞,錯認胡笳十八拍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扇子{左足右孛}跳上三十三天,{上祝下土}著帝釋鼻孔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百千甲子春秋,臣僧今日七十,乙酉正月初一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若是衲僧門下,難免痛棒三十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惠洪上人
- 諸人被十二時使,老僧使得十二時。 -- 出自宋·釋祖珍·偈三十五首
- 南無西方安樂剎,阿彌陀佛十力尊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大悲觀音栴檀像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