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同返故山依憲帳,莫思三島十洲春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兩鶴
- 甲子已過千歲鶴,儀容方稱十年童。 -- 出自唐·崔郾·贈毛仙翁
- 座客滿筵都不語,一行哀雁十三聲。 -- 出自宋·李遠·贈箏妓伍卿
- 到此敢逾千里恨,歸家且遂十年心。 -- 出自唐·姚鵠·虢州獻楊抑卿二首
- 瑤池浪說千年藕,玉井虛傳十丈花。 -- 出自唐·潘緯·瑞蓮應制二首(蓮生慈寧宮奉大士盆中,九華
- 漢臣曾此作縲囚,茹血衣毛十九秋。 -- 出自唐·汪遵·北海
- 誰憐化作雕金質,從倩沉檀十里聞。 -- 出自唐·張賁·玩金鸂鶒和陸魯望
- 猶憐反顧五六里,何意忽歸十二城。 -- 出自唐·李縠·和皮日休悼鶴
- 蒙溪先生梁公孫,忽然示我十軸文。 -- 出自唐·顧云·池陽醉歌贈匡廬處士姚巖杰
- 莫教取次成閑夢,使汝悠悠十八年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題子侄書院雙松
- 人間何事堪惆悵,海色西風十二樓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張碩重寄杜蘭香
- 冰壺總憶人如玉,目斷重云十二樓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懷友
- 鹿鳴筵上強稱賢,一送離家十四年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自諷
- 玉句闌內朱簾卷,瑟瑟絲籠十二樓。 -- 出自唐·翁承贊·柳
- 灞陵橋外駐征轅,此一分飛十六年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遇羅員外袞
- 聽盡鶯聲出雍州,秦吳煙月十經秋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寄同年盧員外
- 綠樹多和雪霰栽,長安一別十年來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憶牡丹
- 平生生計何為者,三徑蒼苔十畝田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人事
- 堯廷忘卻征元凱,天闕重關十二門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寓題述懷
- 魂歸寥廓魄歸泉,只住人間十五年。 -- 出自唐·朱褒·悼楊氏妓琴弦
- 水鏡蘭坡各求第,詩盟似未十分清。 -- 出自宋·李濤·詩社中有赴補者
- 行年已老擬何如,手植園林十畝余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昉著灸數朝廢吟累日繼披佳會莫菲睚聲亦貢七
- 關河契三千里,音信稀疏二十年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贈鄧洵美
- 微云疏雨淡新秋,曉夢依稀十二樓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又和八日
- 應念筵中倍離恨,老來偏重十年兄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馮侍郎
- 應念筵中倍離恨,老來偏重十來兄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馮侍御
- 嘉陵江畔餞行車,離袂難分十里余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送從弟舍人入蜀
- 此心曠蕩誰相會,盡在南華十卷中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秋夕書事
- 云遮劍閣三千里,水隔瞿塘十二峰。 -- 出自唐·何贊·書事
- 君上匡山我舊居,松蘿拋擲十年馀。 -- 出自唐·隱巒·蜀中送人游廬山
- 唯陪北楚三千客,多話東林十八賢。 -- 出自唐·可朋·句
- 江上檣竿一百尺,山中樓臺十二重。 -- 出自唐·無名鬼·詩
- 宋家萬里中原土,博得錢塘十頃湖。 -- 出自清·黃任·西湖雜詩
- 為問春秋多少,笑道明年六十,勛業竟蹉跎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水調歌頭 茅仲良初度席上賦
- 咫尺故園千里夢,亂離華發十年霜。 -- 出自元·華幼武·秋夜有感
- 卻憶儀真不數日,行盡長江十三驛。 -- 出自·袁華·紀行歌送陳廣文
- 茹?草染榴紅紙,好剪凌波十幅裙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江邊竹枝詞(七首)
- 遇重陽七八,香傳三島,光滿十洲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雨中花·金菊初開
- 心香通內外,氤氳遍徹,三界十方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滿庭芳 贈出家
- 有青龍、白虎共扶持,遍三界十方,盡來稱慶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洞仙歌 示門人
- 七十人生稀有,況復年逾八十,飲啖日康強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水調歌頭 壽王子壽,時年八十三
- 又是吾翁初度日,兩見童顏十四。 -- 出自元·程文海·金縷歌 壽大人
- 玄歸而求之,竟失其所,遍索十數日,無得,深自刻責,以為不能寶藏先人之訓,遂為此生抱恨之大端。 -- 出自元·歐陽龍生·沁園春 玄旦日先君冀郡公作此示勉敬跋于后
- 盡洪濤千丈,魚龍出沒,蒼顏十載,鷗鷺驚猜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沁園春 宿瓜洲城
- 寒山又傍斜陽路,江水終銷十月聲。 -- 出自明·曹學佺·謝公墩
- 萬里水匯一水大,訇訇聲聞十里外。 -- 出自清·嚴遂成·白水巖瀑布
- 贛江東下數千里,只許拏舟十日還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江上(六首)
- 九嬪參酌前朝禮,須戴金釵十二行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宮詞
- 受風蓬鬢三千丈,何日金釵十二行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南浦水閣
- 真如生計惟春日,罷吏為農十載余。 -- 出自明·李開先·早春即事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