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要看臘瑞三番白,寧許霜威十倍加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謝道醇見和
- 積陰初散雨初收,一解霖霪十日憂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喜晴
- 去年君過我山中,尊酒相歡十日同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劉與權韻三首
- 一日相逢喜有余,對談勝讀十年書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詹守二首
- 從今便得休官去,止有閑居十五年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戊子春術者劉五星謂予壽有八十一感而有作二
- 儻延朝夕誠為幸,敢謂猶能十五年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戊子春術者劉五星謂予壽有八十一感而有作二
- 他日相逢重把酒,莫辭蘸甲十分深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魯季欽別后寄
- 四面月華千頃白,一天秋氣十分清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中秋后一夕煙雨樓玩月
- 君詩況與梅相亞,傳寫慚無十樣箋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隱老詠梅韻
- 應念難逢重九節,要陪痛飲十分杯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用前韻示三七侄
- 年登九九已云多,相士猶添十載過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周相士謂予壽至九十三又成一絕
- 已是雪中千里白,更兼月色十分圓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是日大雪際晚復晴月色輝映尤為可喜偶成數句
- 縱令日日醉春風,已恨花無十日紅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感花
- 若猶未晤,且管令師僧,八丈十二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南浦·天氣正清和
- 殢十分芳景,十分春意,休惜十分共酌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瑞鶴仙·試六花院落
- 月掛微弦天未霜,初筵遽作十分涼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上孟郡王生辰三首
- 笑傲叢林落托仙,閒心不縛十方禪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別金顏老
- 莫道蠻州無此樣,可憐老我十分心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周公帽
- 何如乞與袈裟著,畫作西山十七僧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題羅漢院畫像
- 搏風已激三千水,掣電終歸十二閑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再和制帥
- 鴒原更遇蓬瀛客,好駐幨帷十日期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贈元運使
- 嘉祥創見輕千古,信宿曾看十樣芝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題陳粹升卿芝草圖二首
- 筆端電掃三千字,言下冰消十二緣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都漕適至作詩相慶次韻
- 刮目尚為三日別,論心真勝十年舊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次韻汪汝馮見贈
- 正是老子南樓,多情孤負了,十分佳節。 -- 出自宋·毛并·念奴嬌·素秋新霽
- 今朝云裾下星漢,明日冰輪十分滿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壽仲秉侍郎
- 深樹冥冥一徑風,溪流應與十洲通。 -- 出自宋·林仰·劉阮祠
- 乘興登臨供勝賞,依然身是十洲仙。 -- 出自宋·曹冠·題石洞
- 燈火相從總角初,只今已是十年余。 -- 出自宋·吳儆·送錢虞仲兄弟
- 橙黃橘綠風光好,并看西湖十里秋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虞察院生日
- 午庭風雨撼高槐,一洗城頭十丈埃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和陸郎中
- 于今措足如平地,無復風波十二時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林和叔山園九詠·安坻
- 追遠積成千古恨,報恩寬作十年期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辛亥上冢
- 不須更恨歡娛短,已是人間十日期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閏七夕
- 山色湖光宛如昔,心情不似十年前。 -- 出自宋·陳居仁·西湖感舊
- 詩名翰墨獨兼全,海上從游十許年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送野上人游西山
- 嫩涼清曉,淡秋容、橫寫鮫綃十幅。 -- 出自宋·沈端節·念奴嬌·嫩涼清曉
- 鴛行免奏三千牘,駑駕難參十二閑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次韻十詩
- 虎榜先登到鳳池,前良多以十年期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衛清叔著作提舉淮東
- 人傳殿上三千牘,上喜胸中十萬兵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趙子固吏部帥合肥
- 萬個筼簹一草廬,傷心埋璧十年余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寄題汪端明墳庵真如軒
- 窗前驚見一枝斜,照眼英英十數花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題趙睎遠二畫
- 曉來蠟屐沖寒上,踏碎山頭十里冰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天姥嶺
- 何當一日快先覩,洗我昏眸十年病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催老融墨戲
- 客途行及五千里,壽宴須開十二樓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臘月二十五日大人生朝
- 四明聳秀一溪流,曾記經行十里秋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秋日懷國仲觀
- 翠云深處曳枯筇,插碧堂堂十八公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鹿伯可郎中園池雜詠·松嶺
- 一番好雨潤桑麻,和氣歡聲十萬家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勸農
- 真仙祠館鎖層嵐,下瞰平疇十里寬。 -- 出自宋·方有開·方仙翁祠
- 臘前似得真消息,爭逐堯蓂十葉開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鷓鴣天·蘭谷清香入嶺梅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