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修心若似伊耶舍,傳記須添十九賢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懷東林寺匡白監寺
- 來年的有荊南信,回札應緘十色箋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王處士游蜀
- 承恩位與千官別,應制才將十子齊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吳國西供奉
- 清占月中三峽水,麗偷云外十洲春。 -- 出自唐·沈彬·句
- 和花煙樹九重城,夾路春陰十萬營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雜曲歌辭·楊柳枝
- 朝陽晴照綠楊煙,一別通波十七年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雜曲歌辭·楊柳枝
- 沙禽相呼曙色分,漁浦鳴桹十里聞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早發龍沮館舟中寄東海徐司倉鄭司戶
- 自嗟不得從公去,共上仙家十二樓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憲丞裴公上洛退居有寄二首
- 只共蟬催雙鬢老,可知人已十年忙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岐下寓居見槐花落因寄從事
- 云情鶴態莫夸慵,正上仙樓十二重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寄楊侍郎
- 雨迎花送長如此,辜負東風十四年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渡淮作
- 曾將弄玉歸云去,金翿斜開十二樓。 -- 出自唐·滕潛·雜曲歌辭·鳳歸云
- 階前摘得宜男草,笑插黃金十二釵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宮詞
- 瑣聲金制閱門環,簾卷真珠十二間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宮詞
- 靖節久拋三徑樂,子云坐漢十金空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南海館中
- 當時不及三千客,今日何如十九人。 -- 出自唐·高拯·及第后贈試官
- 臺高地迥出天半,瞭見皇都十里春。 -- 出自宋·石延年·句
- 三山漂渺藹蓬萊,一望青天十里平。 -- 出自宋·程師孟·端午出游
- 誰道異鄉多感慨,登臨遲卻十年官。 -- 出自宋·程師孟·寒食游九仙烏石二山
- 摶風初擊三千水,投刃方排十二牛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送宋屯田之湖南轉運判官
- 天工鬧巧變物境,玉作荊州十萬家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荊江大雪
- 慶符昌運千齡會,前應中秋十日期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代上余太宰生辰
- 白發朱衫猶幕府,南歸已覺十年遲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奉陪韓魏公燕王氏園亭席上賦詩留題二首
- 應禱豈惟三日后,為霖曾是十年來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奉和司徒侍中喜雨應禱
- 閏催雖隔重陽月,節去猶勝十日時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奉和司徒侍中八月十九日賞菊
- 讀書曾寄此軒頭,官路歸來十二秋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再寄元真宮讀書
- 網羅遺佚三千載,采擷精華十九春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和張蕓叟左司被賜資治通鑒
- 詩書謀帥得豪英,去擁洮河十萬兵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送蔣穎叔赴熙州
- 任畫角、吹老寒梅,月落西樓十二。 -- 出自宋·范周·寶鼎現·夕陽西下
- 垂棘連城三倍價,夜光明月十分圓。 -- 出自宋·尤袤·蒙楊廷秀送西歸朝天二集贈以七言
- 昨夜忽飛三尺雪,今年須兆十分秋。 -- 出自宋·尤袤·正月二十八日夜大雪
- 詞源筆下三千牘,武庫胸中十萬兵。 -- 出自宋·尤袤·送吳待制帥襄陽二首
- 未妨靜處閑觀,要知二五即十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次韻周畏知問訊城東梅塢七首
- 更移玉井峰頭種,還有花開十丈無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謝侯彥明惠白蓮栽
- 故人偶得一飯款,僻縣才馀十畝間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張節推山字韻詩留其行
- 行穿老檜千尋影,歸受涼荷十里風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游普向十首
- 未說高文錦不如,談間已勝十年書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前韻二首
- 只擬分攜乘醉去,為君領略十分杯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真州諸公語別
- 舊欲將雛卜鄰去,未應須辦十牛田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常粹俞君任二首
- 薄游他日為尋梅,爛賞菁村十里開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郭帥梅三首
- 遠峰近薄監中浮,每泊行舟十日留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題因老松江煙雨圖二首
- 孔明棲遁此其地,有廟才馀十里所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寄程安撫
- 如今漂泊君休問,又過襄陽十舍韁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題驛舍二首
- 南窗解榻竹風清,請訪軒中十全手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題趙伯政醫俗軒
- 友賢端許寫中懷,千丈孤標十倍才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寄汪教授二首
- 領會能忘一樽酒,窮通擬付十年書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題殖軒
- 玳筵當日小紅裳,珠壓雙丫十歲強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游山陽十首
- 忠文晚節三年過,上相生辰十日遲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壽范潔齋
- 白首并逢千載運,登庸皆是十年遲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賀小蘇先生
- 文皮麈尾來游處,誰似廬山十八賢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郴江百詠并序·白蓮亭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