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8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強穿西埭路,共望北山岑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與道原過西莊遂游寶乘
- 南上欲窮牛渚怪,北尋難忘草堂靈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雨花臺
- 雪釋沙輕馬蹄疾,北城可游今暇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中甫兄春日有感
- 詩言道路寒,乃似北征時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夜夢與和甫別如赴北京時和甫作詩覺而有作因
- 誰令昨夜雨霶沱,北風蕭蕭寒到骨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丙戌五日京師作二首
- 拂榻寄午夢,起尋北山椒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游章義寺
- 南去伏波推將略,北來光祿擅詩名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贈工部侍郎鄭公挽辭
- 南歸猶喜尋同志,北去還聞困索居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答孫正之
- 蕭辰忽掃纖翳盡,北嶺初出青嵬嵬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王微之登高齋三首
- 晻靄王村路,春風北使旗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王村
- 欲尋西掖路,更上北山頭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被召作
- 都城花木久知春,北路余寒尚中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宋城道中
- 殘暑安所逃,彎碕北窗北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彎碕
- 日日思北山,而今北山去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思北山
- 不然航江外,天寒北風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得曾子固書因寄
- 而我官閑幸無事,北窗枕簟風泠泠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獨歸
- 南狩皖山非故地,北師淮水失名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微之重感南唐事
- 聞說梅花早,何如北地春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洛中訪袁拾遺不遇
- 寄言當路者,去矣北山岑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秦中苦雨思歸,贈袁左丞、賀侍郎
- 樵牧南山近,林閭北郭賒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南山下與老圃期種瓜
- 歸泛西江水,離筵北固山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早春潤州送從弟還鄉
- 興運昔有感,建祠北山巔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謁玄元皇帝廟齋
- 曉日東田去,煙霄北渚歸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郡中每晨興輒見群鶴東飛,至暮又行列而返,
- 路繞南登岸,情搖北上旗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道逢北使題贈京邑親知
- 橘柚南中暖,桑榆北地陰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別鄉人南還
- 枝長南庭樹,池臨北澗流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與弟游家園
- 樂因南澗藻,憂豈北堂萱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酬王履震游園林見貽
- 獨攀南國樹,遙寄北風時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和王司馬折梅寄京邑昆弟
- 水聞南澗險,煙望北林繁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使自藍田玉山南行
- 林與西山重,云因北風卷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臨泛東湖(時任洪州)
- 南人上來歌一曲,北人莫上動鄉情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竹枝
- 東隅有失誰能免,北叟之言豈便無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樂天寄重和晚達冬青一篇,因成再答
- 中國書流尚皇象,北朝文士重徐陵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洛中寺北樓見賀監草書題詩
- 寧知楚客思公子,北望長吟澧有蘭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早春對雪奉寄澧州元郎中
- 槐市諸生夜讀書,北窗分明辨魯魚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秋螢引
- 衣冠南渡遠,旌節北門雄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太原令狐相公見寄
- 稍嫌單衣重,初憐北戶開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初夏曲三首
- 涼秋八月蕭關道,北風吹斷天山草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胡笳歌,送顏真卿使赴河隴
- 西掖重云開曙暉,北山疏雨點朝衣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西掖省即事
- 逐虜西逾海,平胡北到天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張都尉東歸
- 西山落月臨天仗,北闕晴云捧禁闈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和祠部王員外雪后早朝即事
- 瀘水南州遠,巴山北客稀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巴南舟中,思陸渾別業
- 燕支山西酒泉道,北風吹沙卷白草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過燕支寄杜位
- 水路東連楚,人煙北接巴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郡齋平望江山
- 黃沙西際海,白草北連天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過酒泉,憶杜陵別業
- 問君當何之,笑指北斗杓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奉使契丹道中答劉原父桑乾河見寄之作
- 莫忘鎮陽遺愛在,北潭桃李正氛氳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寄秦州田元均
- 常恨處非大荒窮北極寒之曠野,養違其性夭厥齡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圣俞白鸚鵡雜言
- 至今清夜夢,猶遶北潭北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留題鎮陽潭園
- 愛客東阿宴,清歡北海觴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雙桂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