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8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寒日亂山皆慘色,北風古木亦悲吟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追念鳙谿老人
- 鴻雁南隨暖,璣衡北轉杓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黃先卿即事五首
- 系纜南風直,轉柂北風微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李侍郎歸衡州二首
- 下臨平楚容回顧,北望神州定欲愁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沈粹卿登南樓韻
- 望鴻南去絕,迎氣北來濃。 -- 出自唐·裴次元·律中應鐘
- 禮自春分展,堅從北陸成。 -- 出自唐·陳至·薦冰
- 終希泮渙澤,為化北溟魚。 -- 出自唐·吳晃·魚上冰
- 花經令尹受,詞入北司編。 -- 出自唐·張復·知宮高士菊巖
- 竹庭瓶水新,深稱北窗人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贈皎然上人
- 政奉南風順,心依北極尊。 -- 出自唐·蔣防·藩臣戀魏闕
- 綸閣知孤直,翻論北巷賢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送雍陶侍御赴兗州裴尚書命
- 三載皇都恨食貧,北溟今日化窮鱗。 -- 出自唐·盧肇·及第送潘圖歸宜春
- 一為棲寓客,二見北歸鴻。 -- 出自唐·姚鵠·書情獻知己
- 不知尺水內,爭滯北溟魚。 -- 出自唐·姚鵠·寄贈許璋少府
- 南國舊知何處得,北方寒氣此中凝。 -- 出自唐·崔玨·水晶枕
- 南來終不遂,日探北歸期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寄建州姚員外
- 下辨東流水,平隨北去鴻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經八合坂
- 亂依西日噪,多引北歸情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聞蟬十二韻
- 常將古今骨,裨作北邙山。 -- 出自唐·邵謁·白頭吟
- 智者與愚者,盡歸北邙山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遣懷
- 南望水連桃葉渡,北來山枕石頭城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游清涼寺
- 使發西都聳,塵空北岳橫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塞上
- 虛左中興榜,無先北海尊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寄陳磻隱居
- 東越獨推生竹箭,北溟喜足貯鯤魚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翁文堯員外捧金紫還鄉之命雅發篇章將原交
- 南海浪高書墮水,北州城破客降胡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寄懷南北故人
- 魂夢飄零落葉洲,北轅南柁幾時休。 -- 出自唐·殷文圭·初秋留別越中幕客
- 幸遇濟川恩不淺,北溟東海更何愁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帆
- 愿飲西江水,那吟北渚愁。 -- 出自·錢·江行無題一百首
- 路向東溟出,枝來北闕求。 -- 出自唐·裴說·贈賓貢
- 海浪南曾病,河冰北苦游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山寺老僧
- 高齋紙屏古,塵暗北山文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勛·寄魏郎中
- 東山妓樂供閑步,北牖風涼足晏眠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奉和宮傅相公懷舊見寄四十韻
- 塗中值歸雁,頻寄北來書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阮洗馬之全州
- 殷勤清遠峽,留戀北歸人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清明日清遠峽作
- 補袞應星曾奏舉,北山南海孰為高? -- 出自宋·劉兼·寄高書記
- 補袞應星曾奏舉,北山南海孰為高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寄高書記
- 輕標南國瑞,寒慰北人心。 -- 出自唐·張起·早過梨嶺,喜雪書情呈崔判官
- 若奉西園夜,浩想北園愁。 -- 出自唐·陳政·贈竇蔡二記室入蜀
- 西山暮雨過江來,北渚春云沿海盡。 -- 出自唐·李叔卿·江南曲
- 審夢西山下,焚香北闕前。 -- 出自唐·趙鐸·玄元皇帝應見賀圣祚無疆
- 南荊雙戟痕猶在,北斗孤魂望已深。 -- 出自唐·靈一·哭衛尚書
- 山春南去棹,楚夜北飛鴻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送宜春裴宰是將軍旻之孫
- 亂收西日葉,雙掩北風扉。 -- 出自唐·尚顏·與王嵩隱
- 至今丹井水,香滿北山邊。 -- 出自宋·舒道紀·題赤松宮(今蘭溪縣之赤松山。王初平亦稱赤
- 女妊朱砂男孕雪,北藏熒惑丙含壬。 -- 出自唐·彭曉·參同契明鏡圖訣詩二首
- 堪嘆浮生今古事,北邙山下草芊芊。 -- 出自唐·沈廷瑞·壟穴遺詩
- 悶即乘龍游紫府,北辰南斗逐君行。 -- 出自唐·太乙真君·送紫微處士酒
- 年少煙花處處春,北邙空恨清秋月。 -- 出自唐·王麗真·與曾季衡冥會詩
- 欲知我家在何處,北邙松柏正為鄰。 -- 出自唐·原陵老翁·原陵老翁吟
- 喚取長安令,共獵北山熊。 -- 出自唐·劉行敏·嘲李叔慎、賀蘭僧伽、杜善賢(善賢長安令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