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7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古今人不斷,南北路長存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洛中晴望
- 是時兄弟正南北,黃葉滿階來去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中秋旅舍
- 夜夜思君遼海北,年年棄妾渭橋西。 -- 出自唐·劉元淑·雜曲歌辭·妾薄命
- 飲馬早聞臨渭北,射雕今欲過山東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金橋感事
- 一自煙塵生薊北,更無消息幸關(guān)東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題湖城縣西道中槐樹
- 襄陽傳近大堤北,君到襄陽莫回惑。 -- 出自唐·張潮·襄陽行
- 禁蹕忽傳天直北,仙山元在海中間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章樞密景靈宮奉安列圣神御
- 羌歌自醉天山北,漢節(jié)先隨斗柄東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正月五日與館伴耶律防夜讌永壽給束赴留別
- 性靈如未失,南北有征鴻。 -- 出自唐·庾抱·別蔡參軍
- 淮南膺建隼,渭北暫分符。 -- 出自唐·馬懷素·餞唐州高使君赴任
- 山南平對鞏,山北遠通燕。 -- 出自唐·張嘉貞·奉和早登太行山中言志應(yīng)制
- 千官扈從驪山北,萬國來朝渭水東。 -- 出自唐·盧象·駕幸溫泉
- 江南折芳草,江北贈佳期。 -- 出自唐·楊諫·贈知己
- 風(fēng)候已應(yīng)同嶺北,云山仍喜似終南。 -- 出自唐·常袞·句
- 清迥獨連江水北,芳菲更似洛城東。 -- 出自唐·張南史·江北春望贈皇甫補闕
- 在漢世宗,抗威北戎。 -- 出自宋·尹洙·皇雅十首·帝制五章
- 忽驚黑云涌西北,風(fēng)號萬竅秋濤奔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滯客
- 留都丞相統(tǒng)河北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代人上明龍圖
- 后先趨帥府,南北重離觴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蹇磻翁都官赴粹梁門
- 三春花草殊南北,一笑乾坤外是非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常尉攜酒饌就部役所見勞
- 諸父列禁嚴,南北羅第宅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元恕
- 回頭謝狺狺,投北汝誰受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聞毀
- 明年席上天南北,合破高齋此夜眠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月夜與陳行父楊公濟吳常甫出詣蔡子難
- 飄然又趁白云北,別語有盡情無窮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范君武
- 自東自西自南北。 -- 出自宋·圓禪師·漁家傲·本是瀟湘一釣客
- 夢中尋勝忘南北,句里論心豈異同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和友人夢游四山
- 故人底事江南北,驛使來時僅好詩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李壽卿明府憶梅
- 與君相望淮南北,宦游適偕亂山里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梁廣文重午吊古
- 徑當云臥山南北,芋火醅缸晝掩門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贈高賓王二首
- 阮舍尤須辨南北,杜冠可無分小大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寄鄭良佐
- 窮涂有快意,十北收一捷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渡揚子
- 亦知江南與江北,紅樓無處無傾國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望夫山
- 跫然愀然意,南北分來去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至喜鋪
- 冷官門巷,望中北固樓堞。 -- 出自宋·李處全·念奴嬌·一天春意
- 晚云烘日枝南北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菩薩蠻·晚云烘日枝南北
- 他日江東思渭北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謁金門·幽意熟
- 只為邊民憂自北,卷將吾道載而東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送梁漕江歸
- 久料騰驤空冀北,如何留滯困周南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和人寄寇昌朝韻
- 阮舍尤須辦南北,杜冠可無分小大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寄鄭良佐
- 翠翰結(jié)屋驚鰲北,綠葉翻波夢水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浮春齋
- 一聲鶯囀墻南北,引斷行人歸未得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春效行
- 若使赤蛇騰海北,自然玉兔走天西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金丹詩四十八首
- 南顧豺狼吞噬,北望中原板蕩,矯首訊穹蒼。 -- 出自宋·李光·水調(diào)歌頭·兵器暗吳楚
- 旦辭杞國風(fēng)微北,夜泊寧陵月正南。 -- 出自宋·韓駒·夜泊寧陵
- 何年種此北山北,便向中間安小船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題石幾先生書院壁
- 身如走空塵,南北了不定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早行
- 豈有新詩來渭北,謾令后學(xué)仰關(guān)西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楊貫之提舉挽詩二首
- 伊予岸穴走,南北萬里遒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王才元陪季申樞密諸公游東山之作
- 受風(fēng)帆影隨南北,弄日云容自有無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出汴過淮有作
- 野航邀月渡溪北,古寺僧歸鐘殷樓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晚投大云峰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