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7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行行直度南云北,得得還尋東院西。 -- 出自宋·牟巘·次韻王寅甫
- 群胡忽遁陰山北,欲渡河冰不自由。 -- 出自宋·蕭元之·偶成
- 萬山自此無南北,一水長流不古今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嶺后山莊
- 青鳥西沈,彩鸞北去,月冷河橋。 -- 出自宋·劉塤·柳梢青·青鳥西沈
- 逢春回雁南應北,到海歸潮去復還。 -- 出自宋·柴元彪·勉制干侄克家歸鄉
- 人生得意無南北,蠅利蝸名等雞肋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送劉煉師歸
- 思君怕倚闌干北,拄笏看山竟落暉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寄朱飲冰
- 文公之道會當北,古今此理常往還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觀洛行
- 倦游多感,更西北、高樓送目。 -- 出自宋·王易簡·慶宮春/高陽臺
- 宮鳥西飛,楊花北去,春風飄向伊誰。 -- 出自宋·劉貴翁·滿庭芳·宮鳥西飛
- 方向杏壇逃敗北,卻子蓮社得和南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呈楚南僧
- 滿挹酒漿供里北,平量風月借和南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斗齋
- 紅杏無壇堪拱北,白蓮有社結和南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與楞伽老瑛上人
- 江南楊柳樹,江北李花榮。 -- 出自·***·唐受命讖
- 山南烏鵲窠,山北金駱駝。 -- 出自·***·神龍后烏鵲窠謠
- 悠悠身世限南北,一別十年空復情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見郭侍郎題壁
- 我愛崇山雙劍北,峰如人首拄天黑。 -- 出自唐·蕭祜·游石堂觀
- 南山之南北山北,筑屋翠微高枕眠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過幕阜山
- 力拔山兮忽到北,騅嘶懶渡烏江水。 -- 出自唐·張碧·鴻門
- 爭得陽烏照山北,放出青天豁胸臆。 -- 出自唐·張碧·廬山瀑布
- 今宵寒月近,東北掃浮云。 -- 出自唐·汪萬於·晚眺
- 遙知暢獻分南北,應用調柔致六群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戲贈慎微寺主道安上座三僧正
- 鳳輦只應三殿北,鸞聲不向五湖中。 -- 出自唐·陳標·婕妤怨
- 只向江南并塞北,酒旗相伴惹行人。 -- 出自唐·段成式·折楊柳七首
- 一軸新詩劍潭北,十年舊識華山西。 -- 出自唐·翁承贊·訪建陽馬驛僧亞齊
- 湘南飛去日,薊北乍驚秋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河南府試秋夕聞新雁
- 天分五溜寒傾北,地秀諸峰翠插西。 -- 出自唐·周鏞·諸暨五泄山
- 我歌空感慨,西北望神京。 -- 出自唐·慕容韋·度揭鴻嶺(漳州)
- 此身偏似雁,南北但孤飛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別楊塤
- 雁南飛不到,書北寄來賒。 -- 出自唐·卿云·長安言懷寄沈彬侍郎
- 一枝筇竹游江北,不見爐峰二十年。 -- 出自唐·若虛·懷廬山舊隱
- 荔枝江上立,望北幾思量。 -- 出自唐·棲蟾·南中懷友生
- 歸期定何日,塞北樹無花。 -- 出自唐·修睦·送邊將
- 蜀路南行,燕師北至。 -- 出自唐·成真人·題壁
- 欲知潛昧處,山北兩孤墳。 -- 出自唐·虎丘石壁·祭后見石上詩
- 更選甚、南枝與北枝,是一種春風,待爭寒暖。 -- 出自元·李俊明·洞仙歌 謝楊成之寄梅 原作一,據張氏研古樓
- 況值日南天道北。 -- 出自元·李俊明·謁金門 河南府同知高誠之壽
- 石渠**鳴西北,不用九天瓢雨。 -- 出自元·馬熙·摸魚子·買陂塘旋栽楊柳
- 曲檻外,江南江北,兩岸好山無際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百字令 為沈畫師題寫山樓
- 夢想南柯,命遭北府,尚自貪婪,不尋歸路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傾杯·物外回觀
- 人生適意無南北。 -- 出自元·耶律鑄·憶秦娥 贈前朝宮人琵琶色蘭蘭 趙萬里據永樂
- 東第貴官鼓吹,北里市塵箏笛,適意各忻榮。 -- 出自元·胡祗*·水調歌頭 宴樂
- 至冬十月,迫以北歸,由維揚至金陵,別行臺幕諸公。 -- 出自元·張之翰·沁園春 不肖掾內臺,時西溪王公為侍御史,
- 但休問,過潼關北去,都是詩材。 -- 出自元·張之翰·沁園春 送趙彥伯御史
- 拄笏西山,蟠螭北海,卻是君家盛事。 -- 出自元·張伯淳·齊天樂 壽王伯起
- 南游興,愛華峰北渚,云海方壺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沁園春 張君周卿將赴濟南提刑經歷,出示樂
- 雪落花開,東阡北陌,折簡來呼白發翁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沁園春 壽張繡江參政
- 行云恰過前山北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菩薩蠻 繡江即事
- 江東日暮云,渭北春天樹,不知那答兒是春住處? -- 出自元·薛昂夫·楚天遙帶過清江引
- 獲此奇勝冠山北,唐宋諸賢所未至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王家坡觀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