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6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南楚臥龍士,北燕黃金臺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月前韻感事
- 頻歲建杓移北斗,何人持節救東甌。 -- 出自宋·唐涇·閩亡徙東廣
- 鳷鵲余寒通北極,鳳凰斜照落西垂。 -- 出自宋·唐仲友·雨花臺
- 去棹來帆南北客,孤鴻落日古今情。 -- 出自宋·陶夢桂·舟次吳城山
- 南為山所障,北半露山色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玩松竹
- 況當苦寒月,北風正欣簸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寒雞
- 東山畫屏展,北阜翠虬馴。 -- 出自宋·田開·臨封雜詠
- 西州懷惠愛,北闋被恩榮,護衛親嚴近,雍容侍穆清。 -- 出自宋·田瑜·送鈐轄館使王公
- 坐來列幾點,北斗掛闌干。 -- 出自宋·汪翔龍·游澤山
- 游遍東西南北洞,風光別是一乾坤。 -- 出自宋·汪行素·通玄觀
- 堡障百年寬北顧,耕桑千里慶西成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宛陵道院成用吳尚書韻
- 崆峒之人瞻北斗,假面不敢呈西涼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陳長卿侍郎以玉友末利見餉并示長言已酬再求
- 即上星辰扶北極,先持衣缽付東廂。 -- 出自宋·王子俊·代吉席宴都運煥章校書知府親家致語
- 苦淡平生安北巷,孤高一節照西山。 -- 出自宋·危彪·挽故知容州朝請陶公
- 道院日余暇,北堂慶方增。 -- 出自宋·衛涇·送蓋少卿晞之趙太平州
- 茗泛綠云收北苑,稻炊紅玉取西山。 -- 出自宋·魏兼·句
- 風度鐘聲來北固,帆將燈影過揚州。 -- 出自宋·吳浩·泊瓜洲渡
- 那信夢魂隨北雁,忍看霜雪滿南枝。 -- 出自宋·吳可·春雪后寄范長民
- 東檐坐無氈,北風吹酒卮。 -- 出自宋·吳可·過許醉吟痛飲月下戲書
- 往事僅存南北史,傷情空費短長吟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登長干寺塔
- 西蜀斷咽喉,北軍患肘腋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書懷奉簡黃成甫史君
- 才把一麾來北闕,便驚六瑞到南州。 -- 出自宋·謝諤·六瑞堂
- 未見南枝與北枝,一清誰可話襟期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鄭渭濱過訪而杜北山諸友繼至惜乎招石峰月溪
- 決策南征河北定,興邦只在一言中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邳丹
- 一剪妖氛河北定,中興從此創基成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寇恂
- 丹詔果然頒北闕,彩舟行矣駕東風。 -- 出自宋·許應龍·和閩帥
- 不堪形勝裹,北望涕紛紜。 -- 出自宋·薛靖·望金山用唐人韻
- 倦走南州與北州,竹籬茅舍足清幽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酬黃仲宣見寄
- 節物先后南北異,人情冷暖古今同。 -- 出自宋·姚孝錫·句
- 朝翠空蒙時,北窗夢清熟。 -- 出自宋·葉三錫·盛氏銜翠軒
- 兵革已將臨北闕,笙歌猶自醉西湖。 -- 出自宋·永秀·題汪水云詩卷
- 上應星文橫北極,下飛虹影落中流。 -- 出自宋·游冠卿·題集山橋
- 邴鄭向嘗依北海,晁張今復事東坡。 -- 出自宋·游開·和劉叔通
- 鐘鼓相聞南北寺,笙歌不斷往來船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西湖
- 天闕常時瞻北極,縣圖此處數西峰。 -- 出自宋·余芑舒·天門山
- 寓居東青城北端,夏室陰陰簟色寒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偶成
- 歲云暮矣無北歸,我所思兮決南渡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歌兩淮
- 仰止騷壇方北面,不堪官事蠹書魚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閭丘資深轉運判官送張同年韻
- 西嶂暮凝色,北窗新送涼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暑雨
- 朱轓好去方北征,黃堂暇日煩經營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送周可大守通州
- 三接自應還北闕,一麾猶欲惠東州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送資深知潼川府
- 南來幾飛雁,北去歸同時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又和三首·感鹡鸰原
- 已主謝公為北道,更依華子作西鄰。 -- 出自宋·曾極·紅泉精舍
- 天地一洲渚,北平南欹危。 -- 出自宋·張環·寄題徑山懷郎簡侍郎
- 飯罷亦何為,北窗工讀書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有感
- 西塘荷已花,北戶棗亦實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十九日雜興
- 試上小樓南北望,紅英滿地綠粼粼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丙寅正月
- 孝義聲華輝北闕,門閭顯赫耀南方。 -- 出自宋·張孝隆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會看丹詔來北闕,更上岷嶺登峨嵋。 -- 出自宋·張縯·次袁說友巫山十二峰古風二十五韻
- 玉勒雕鞍燕北春,閑愁空自惜芳塵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孃·春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