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在第6個字的詩句
北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收舍南州與北州,都盧無有一絲頭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指東南,看西北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惠文伯居士請贊
- 牛頭安尾上,北斗面南看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偈七首
- 趙州南,石橋北,觀音院里有彌勒。 -- 出自宋·釋德光·偈頌十首
- 南阮固應慚北阮,越人那得累秦人。 -- 出自宋·釋法空·乞貲曹勣
- 南阮固應慚北阮,越人哪得累秦人。 -- 出自宋·釋法空·乞貲曹勣
- 江南成橘,江北成枳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傾一百三十三首
- 趙州南,石橋北,觀音院里有彌勒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木馬聲聲嘶北風,金鵝口口啼南枝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暉·偈頌四十一首
- 四維上下,南北東西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頌古四十八首
- 燈籠懸露拄,北斗對南辰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偈頌一百零九首
- 西風一陣惡,北林平地摧。 -- 出自宋·釋妙倫·偈頌二十二首
- 東西十萬,南北八千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寧·偈頌四十一首
- 猗法之嗣,惟北峰有子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祭粹古云代
- 云表危峰干北斗,道傍古樹識東坡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首夏
- 江南地暖,塞北春寒。 -- 出自宋·釋玿·頌古三十一首
- 連累老北堂,北錯非常錯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衲僧家向南北東西,草鞋跟踏得裂,拄杖頭挑得折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四首
- 天臺南,石橋北,觀音寺裹有彌勒。 -- 出自宋·釋曇華·積善普長老請贊
- 風送釣舟來北渚,雨催樵子下西山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柴門
- 三五正縱橫,北斗方斜傾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靜夜不寐行
- 莫話傳衣事,北宗人恐爭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送通嗣法書僧歸隆興
- 蜀山楚水,江北江南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偈頌一百五十首
- 舊雁自歸江北去,鶯花只是戀江南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丙辰二月二日喜晴
- 塞雁南來已北歸,鄉心空逐暮云飛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初夏客懷
- 南山燒起火,北山得翠煙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金剛隨機無盡頌·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
- 東西十萬,南北八千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偈頌十二首
- 震澤涌山來北岸,華陽連洞到東門。 -- 出自宋·釋贊寧·寄題明月禪院二首
- 南山起云兮北山下雨,古佛露柱兮互換家風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南日蜀葵向,北風胡馬嘶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束屨欲尋南北山,卷衣又別東西祖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五祖將禪人求頌
- 容易著身藏北斗,等閑開口吸西江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雪晴寄劉殿撰
- 龍猛因緣會北齋,轟轟南岳到荊溪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靈山聽猿齋祖首座號無傳
- 東西不辨,南北狐疑,從教萬古業風吹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偈頌二十五
- 會不會,南山北山轉滂霈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頌一百則
- 昨日南山今北山,山南山北幾時還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蘆山寺
- 古稱天傾西北半在地,夜轉繁星磨海水。 -- 出自宋·四錫·夜宴詞
- 楚天聞過雁,北館未歸船。 -- 出自宋·宋寧宗·瀟湘八景·瀟湘夜雨
- 良時無停景,北斗忽低昂。 -- 出自宋·宋孝宗·賜趙士忠二首
- 他日朝廷詢北事,講論風俗待陳詩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公說再和并前十五篇輒復課六章用足前篇之闕
- 十里湖光連北郭,千尋巖翠繞南屏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兗弟游湖上諸寺二首
- 訪舊遍游江北路,提封連接海西門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兗弟到郡先寄
- 是時汴流阻,北客多過境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刁景純學士寄示嘉篇述前后過潁游覽之樂不鄙
- 南河如可棹,北渡時引頸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刁景純學士寄示嘉篇述前后過潁游覽之樂不鄙
- 山勢業業向北盤,高僧平日為開軒。 -- 出自宋·蘇臺父·題惠山翠麓亭
- 南榮翠樾陰,北望花島低。 -- 出自宋·孫甫·和運司園亭·玉谿堂
- 何待諸生留北闕,自存遺直在東臺。 -- 出自宋·孫升·送鄭待制閎中歸閩
- 南山竹機笛,北山桐可琴。 -- 出自宋·孫嵩·還鄧覺民詩卷
- 斯期方緬邈,北望寸心勞。 -- 出自宋·孫巖·酬趙隱君還予詩稿之作因來韻增至二十四用柳
- 西登峨峨嘯,北望關隴愁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四明山記游八十韻